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发挥其积极功能,提升其发展质量。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构成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表层的技术性功能之外,还具备价值引领、意识形态引导、文化育人、实践引领等功能。
1.基础性功能:价值引领功能。面对网络空间错综复杂、多元共存的文化意识形态发展态势,高校大学生在面临着信仰危机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建价值、重建秩序的巨大考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目标的全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其内在的实践指向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的培育养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功能相较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引领、意识形态引领等其他功能构成来说,价值引领功能以其根本性、长远性的特点一直保持在“C位”。一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功能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行为,上述四个层面紧密相关、相互作用且层层递进,并最终表现为政治引领、文化引领、道德引领等。二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功能的发挥是通过传播普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要求,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达到普遍的价值共识,以此提升教育价值的深度。三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达成的价值共识还会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交互的方式不断强化,最终演变为一种较为稳定、完善合理,且受众范围不断扩大的价值观念形态。
2.主导性功能:意识形态引导功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功能,是指教育者通过网络媒介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施加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与国家社会期望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并用来规范和指导自身行为实践,通过对社会价值有效整合,从根本上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具有同质性。一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实际上所反映的都是统治阶级的根本意志,代表的都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言,每一个新阶级都“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二是意识形态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者间的关系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意识形态是该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模块,而意识形态则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作为重要的形式和载体模块而得到宣传和弘扬。三是意识形态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即意识形态传播目的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则是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扬,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恰恰就可以成为意识形态的传播手段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