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教育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老师们,朋友们: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个满载收获与希望的美好季节,我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和对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隆重召开全县教育工作者座谈会。刚才,我们听取了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情况汇报,几位来自教学一线的校长和教师代表,围绕“以教育之强夯实支点之基”这一主题,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谈了认识、讲了体会、提了建议,发言情真意切、思想深刻、富有见地,充分展现了我县广大教育工作者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潜心育人的责任担当。听了以后,我深受感动,也深受启发。
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辛勤耕耘在全县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目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动员全县上下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奋力建设教育强县,为我县在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二次创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深刻把握建设教育强县的战略意义与时代内涵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育,就是决定我们未来发展高度的根本与泉源。在当前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我们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全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我认为,这至少是三个层面的必然要求。
第一,建设教育强县,是践行“国之大V计”、彰显XX担当的政治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反复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这充分说明,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对我们XX县而言,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将XX的教育事业融入国家发展的宏大叙事之中,深刻认识到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孩子,都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加快建设教育强县,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不是一个地方性的工作部署,而是我们作为一个基层执政单元必须扛起的时代重任。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中央的宏伟蓝图转化为XX的生动实践。
第二,建设教育强强县,是实现“突围破局”、激发XX潜能的现实需要。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其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创新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XX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占据优势,最根本的动力源在哪里?就在教育。教育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的核心磁场。一个地方有了优质的教育,就能让高端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让本地企业家安心创业、放心发展,更能让我们自己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成长为建设家乡的栋梁之材。可以说,教育强县是我们实现“二次创业”、推进产业升级的“发动机”,是我们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的“强磁场”,是我们增强发展后劲、积蓄长远动力的“蓄水池”。我们必须把教育从过去单纯的“基础支撑”角色,提升到“引领发展”的新高度,让教育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最持久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