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关于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
2025-09-04 223

镇关于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其坚实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对“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亦强调“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在此背景下,如何以高质量党建为引擎,驱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两翼齐飞”,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当前乡镇工作面临的核心课题。为精准掌握全镇相关工作现状,找准症结、明确方向,我镇组成专题调研组,于近期深入各村、企业及田间地头,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数据分析等形式,开展了系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与实践探索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截至2025年8月底,预计全镇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8.5亿元,较2021年增长约21%。2025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9500元,同比增长约7.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镇6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20万元,村均年收入达到48.6万元,年总收入突破2960万元,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乡村善治之基

我镇始终将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构建起“党委统揽、支部主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新格局。

一是组织体系全面建强。镇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健全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创新开展“三有一能”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针对村级班子建设,实施“头雁工程”,通过公开选拔、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等多种方式,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目前,全镇村党组织书记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62%,平均年龄降至43岁,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的结构优化。同时,全面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将全镇划分为61个网格、357个微网格,由村“两委”干部、党员中心户、村民代表等担任网格员,构建了“支部包村、干部包片、党员联户”的三级联动体系。此举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至社会治理的最基层单元,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

二是治理机制不断创新。为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题,我镇党委探索并推广了“四清”工作法。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统一思想,明确整治标准;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清扫自家门前屋后,引领群众参与;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等,清理重点难点区域;最终实现了全镇61个行政村环境面貌的根本性转变,昔日的“脏乱差”村庄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洁齐美”标杆。在社会治理中,赋予网格“吹哨权”,建立“网格发现、支部吹哨、部门报到”的快速响应机制,整合镇域内执法、民政、城建等部门力量,协同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提升了治理效能。 

三是激励约束坚实有力。建立健全“奖罚并重”的监督考核机制,是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的关键一招。我镇每季度组织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推进”的拉练评比活动,由镇领导班子、各村书记、村民代表组成评议团,现场打分、当场亮绩,对排名前列的村给予6000至10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和项目倾斜,对排名靠后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约谈提醒。同时,创新网格员积分考核评价体系,依据基础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矛盾化解等六大类职责,设置“基础积分+正向加分+反向减分”模式,定期评选“金牌网格员”并予以表彰奖励,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二)聚焦产业兴旺,厚植乡村振兴之本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我镇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逐步构建起“一主两翼、多点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我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5万亩以上。近年来,通过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普及节水灌溉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粮食单产和品质显著提升。2024年,全镇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8.5万吨。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林果业,北部丘陵地带的苹果、核桃、榛子等特色果品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其中部分果园已通过绿色有机认证,“XX山”牌苹果已成为区域知名品牌。南部平原则依托水系资源,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小龙虾、螃蟹等养殖面积超过5000亩,年产值近8000万元。

二是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我镇将“休闲养生+文旅+现代农业”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其中,投资1.5亿元打造的XX村“XX小镇”项目,已成为区域乡村旅游的靓丽名片。该项目以千亩红豆杉林和千亩荷塘为核心景观,开发了红豆杉康养产品、荷系列文创食品,并配套建设了精品民宿、农家乐、采摘园等设施,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突破5000万元,直接带动周边3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此外,南XX村的“小红薯”产业也极具特色,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薯炕育秧,年产优质红薯苗5000万株,不仅供应本地,还远销周边省市,成为富民强村的“金疙瘩”。

三是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关键。我镇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服务、金融支持等方式,已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5家、家庭农场88家。这些主体在土地流转、农资统购、产品统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联结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例如,XX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的模式,带动了全镇200多户肉牛养殖户,户均年增收超过3万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镇关于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467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