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副职领导关于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的研讨发言材料
2025-09-01 335

单位副职领导关于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的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XX书记,各位同事: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本次中心组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作个研讨发言。刚才听了XX书记的领学和几位同事的分享,很受启发。下面,我结合个人的一些学习思考,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主要是聚焦“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概念,谈一些感受、反思和方法上的探讨,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这次区委常委会组织专题学习,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习近平经济文选》博大精深,是指导我们经济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特别是其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统论述,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原原本本研读,我感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新名词,更是一把解锁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一、深化理论认知:新质生产力是发展范式的系统性跃迁

初读“新质生产力”,可能容易将其简单理解为“新技术+新产业”。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愈发认识到,这一定义的内涵远比字面意思来得深刻和系统。它标志着一种发展范式的根本性转变。

总书记精辟地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段论述高屋建瓴,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三个核心维度。

首先,其动力源是“革命性”的,而非“改良性”的。它强调的是“技术革命性突破”。这意味着它不是对现有技术的修修补补,而是需要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从无到有的突破,进而催生全新的产业形态。这要求我们在思想上跳出传统路径依赖,不能总想着在旧赛道上如何追赶,而要有换道超车、开辟新赛道的勇气和远见。

其次,其构成要是“创新性”的,而非“传统性”的。“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关键一环。传统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依然重要,但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新型要素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参与价值创造。如何让这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如何让它们与传统要素发生“化学反应”,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课题。这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赋予了生产力理论新的时代内涵。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单位副职领导关于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的研讨发言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423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