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题调研助推人大有效监督
根据地方人大的职能特点和工作实际,县区级人大工作调查研究主要包括专项监督工作调研、课题调研、代表履职调研、其它工作调研等。课题调研是各级人大常委会为贯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地方党委重点工作安排,以及人大工作本身需加强和改进的某个方面,侧重围绕一个主题或深入一个领域,主动开展的带有监督性质的调查研究,已成为人大开展工作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人大课题调研的主要特点
人大工作调查研究同党委、政府的调研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同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调研也有差异。地方人大工作调查研究具有法定性,监督法规定,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前,主任会议可以组织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本级人大代表,对有关工作进行视察或者专题调查研究。因此可以说,调查研究既是人大根本工作方法,更是法律的明确要求。结合钟楼区十七届人大以来开展的课题调研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较突出的特点:
一是调研活动计划性较强。人大年度调研课题一般每年年初部署、三季度交稿,时间安排比较充分,调查研究工作可以组织开展得更深更透。区十七届人大以来,**年安排调研课题20个,**年安排调研课题24个,2024年正推进调研课题22个,每年结集汇编,人大代表人手一册,起到了较好的决策资政作用。三年来,围绕高新园建设、项目“双进”、“危污乱散低”整治、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街道人大工作提升、议政代表会制度完善、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等课题,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相关专(工)委负责,镇街人大独立组织,广泛学习兄弟县区经验,深入开展调研,提交了高质量稿件。**年、**年,10个课题在全市评审中获奖,3个课题得到钟楼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二是人大自身角色相对超脱。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也是超脱于行政管理机关和被管理对象之外的监督机关,可以比较超脱于部门利益之上,更多站在全局角度、运用法治思维观察和分析问题,提出客观公允的意见建议。如钟楼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听取省级高新园建设工作,督园区建设进度、问创建短板弱项、提改进提升建议,**年钟楼区人大常委会安排专门课题《加快推进省级高新区建设的对策研究》,全面系统分析省级高新园创建现状,并站在全局角度,直指问题要害,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