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排水防涝安全韧性建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4-07-08 720

面对各种非常态极端挑战的应急能力,提高城市韧性成为当前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必选项。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xx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重要要求,为我们提升新时代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确立了科学路径。xx市正处于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和创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期,大力提升城市排水防涝安全韧性,对于实现新形势下的城市排水防涝安全,通过统筹方式、系统方法解决城市排水防涝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尤为重要。

一、xx市排水防涝安全韧性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排水防涝建设,制定实施了《xx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规划》《xx市排水专项规划(2020—2035年)》等规划及方案。开展排水防涝片区整治,全市排水防涝点位逐年减少,当前排水防涝积水点和排水防涝积水点密度,已达到城市体检指标中各城市平均值的优秀水平,津城核心区易积水地区数量由xxxx年的xx处减少到xxxx年的x处。在设施建设层面,“十三五”期间xx津城核心区新建及改扩建雨水泵站xx座,更新改造老旧机电设备xxxx台套,单电源设备改造xx座,自动化改造xxx座,改造老旧管网x.x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网xxxx米,新增排水能力约xxx.xx米/秒,疏通养护管道xxx公里,维修维护管道xxxx米,新建及改造的排水设施在应对极端强雨过程及台风中作用明显。编制完成了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计划,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稳步推进,径流总量控制以及径流污染控制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城市可渗透地面xxx.xx平方公里,城市可渗透地面比例为xx.xx%,已超过住建部xx%的指标要求。在智能平台监测上,形成了泵站监测系统、雨水监测系统、河道液位监测系统、雨量监测系统、积水监测系统、云图监测系统等x大系统。在韧性经验特色上,形成了协同化调度,实现了“一低两腾空”(降低雨水泵站水位,腾空河道、腾空管道)和“一处一案”(中心城区易积水点、易积水地区及易积水地道的防汛排水预案),做到主干道路中小雨不积水,大雨两小时,暴雨五小时,具备条件的地道都设立了独立的泵站、排水系统和储水系统,不与地区的雨水相连接。

二、xx市排水防涝安全韧性发展面临的问题

城市排水防涝安全韧性目标是当排水防涝灾害发生时,城市能够消化排水防涝负面影响,保障核心功能不被破坏;排水防涝灾害发生后,城市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转;面对未来不确定灾害时,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目前xx市尽管在排水防涝防治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体上来看,xx市排水防涝仍以刚性抵御、被动防御为主,排涝体系缺乏韧性,在安全韧性发展上仍存在一定问题。

1.城市地势低洼,排涝手段单一。一是xx市土地面积95%都是地势平坦的平原,海拔均在5米以下。从武清境内的北运河河畔到滨海新区相对高度不超过10米,市内多洼地,部分地面高出地域河道水位,积水难以自流排除。二是xx市中心城区的雨水大都经由排水管网依靠重力流排入相应排水系统的提升泵站,经过泵站提升后就近入河。三是部分河道过流断面较低,跨河泵站提升能力不足,河网系统间衔接不完善,不能满足雨水排放能力需求,导致雨水下泄通道易受阻,加之滨海河道受潮汐影响明显,内河排水常受潮水顶托,使得城市河道涝水不能及时排放入海,限制了系统排涝效果。四是过于依赖管网—泵站—河道的强排方式,如遇排涝基础设施因设计造成的规模偏小、年久失修及人为破坏造成破损失效等情况,在无其他排涝手段支撑下,区域排涝体系易形成体系脆弱性破坏。

2.建成区占比高,提升改造难度大。一是随着xx市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原有的农田、河道、坑塘、盐田等“天然调蓄池”被占用甚至填平,雨水调蓄空间被挤占,使得洪峰流量大幅度增加。二是各类涉水建筑物迅速增加,包括桥梁、涵洞、码头等,人为缩窄侵占了行洪断面,造成河道行洪不畅,涝水无法顺畅入河。同时土地硬化造成下垫面粗糙度降低,汇流速度加快,径流峰值提前,排水防涝程度加大。三是老城区管网、泵站限值建设标准偏低。一方面,据测算,xx市1996年以后建设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基本能够达到2011年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下限,这部分管道约占中心城区雨水泵站系统的50%,加之设计标准由合流制提高到分流制,由原先低标准逐渐提高至高标准,致使1996年以前建设的管道不能满足现状需求,导致排水防涝问题严重。另一方面,原有地道泵站设计标准普遍偏低,采用的设计重现期为1至2年,且部分地道泵站出水不畅,雨水排入周边地区市政管网系统,没有独立的出水,形成地道排水与地区排水相互制约,部分存在客水涌入地道的隐患。四是系统提标改造难度大。城市老城区街道空间狭窄,管线密布,大规模的雨水管网更新改造投入巨大,存在建筑沉降安全隐患,影响面广,协调难度大。同时,作为管道排水的下游,xx市二级河道排水压力逐年增加,但受用地限制,部分河道不具备扩挖、加堤等条件,河道治理措施受限制。

3.系统老化,排水安全保障有待提升。一是依据《xx市排水专项规划(2020—2035)》,xx市现有排水泵站中已被鉴定为“工业危房”的泵站机房、配电室共有86处,约17000平方米,带来极大安全隐患,急需进行除险加固。运行20年以上的水泵电机、高低压电器等设备占泵站设备总量的43.56%,中心城区约200台泵站超过了使用寿命,工艺陈旧,设备运行不稳定,故障率高,严重影响排水。二是现有排水管道3613公里,其中超期服役的排水管道763公里,占总量的21.32%,老化设施使用寿命超过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全市排水防涝安全韧性建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947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