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问题和对策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我市作为欠发达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提升x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全市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更是建设幸福x的重大举措。
一、x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现状
我市自20xx年启动双创再到五城联创,经过多年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创建格局基本形成;二是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三是创建宣传氛围较好;四是社区创建实现过去由“片区创建”到“社区创建”的转变。从“双创”到“五城联创”,提升了城市品位发展质量,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xx年12月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命名,x的影响力、美誉度和竞争力不断提高。20xx年1月,我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xx—20xx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紧扣创建标准,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为我们创文奠定了基础和坚定了信心。但是,x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有基础优势也面临巨大挑战。从目前创建情况看,去年中央文明办首次对x个地级提名城市的全国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全覆盖测评,我市分别获得x分、x分,排名第x位、x位,测评分数十分靠后,从反馈的问题看,中央文明办对我市x个点位进行实地测评,共有x项内容被扣分,涵盖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管理、公共服务保障、公益广告宣传、公共文明引导等方面,今明两年要首创成功,面临很大的压力和考验。当前必须厘清问题有序推进,谨防创建工作一窝粥、一团麻。
二﹑当前x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去年测评反馈的问题和近期实地调研以及创文办实地督导情况,文明城市创建中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一)创建长效机制不够完善,常抓常反复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是组织机构有待完善。我市虽设置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但不是常设机构,从各单位临时抽调的人员有限,力量单薄,仍存在权威不强、协调难度大的问题,没有形成令行禁止的局面。
二是联动机制不够高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涉及到全市区各级各部门,虽然建立了市级领导包抓、部门单位帮扶创建工作机制,但帮扶单位与行业部门、责任主体单位与社区(城中村)之间沟通协调不到位,统筹不够,各唱各调、各自为战,有时出现信息不对等的实际情况;层层交办的工作机制拉长了问题处理链条,影响了整改实效。
三是个别点位责任单位创建意识薄弱。还存在重“突击”轻“长效”的现象,创建工作流于形式,问题整改力度不大,导致个别难点堵点长期存在。一些重点测评点位督查后管理部门出现放任现象,甚至出现成果反弹。
(二)“负面清单”压力较大,预警管控制度需要完善
20xx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态管理措施(负面清单)》设有x条,其中x条涉及取消或停止资格。特别是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中三年总成绩低于x分;发生影响恶劣或大面积“黄毒赌”案件;市民对创建工作满意率低于x%;连续两次测评成绩低于x分或三年测评三年加权平均成绩低于x分的等,都将采取扣除测评分数、限期整改、停止提名城市资格的惩戒办法。从我市现在的情况看,这些“负面清单”项目形势都还不容乐观,潜在的风险很多,比如某地夜市烧烤店打人事件引发重大负面舆情,这种情况都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票否决事项,需要高度重视。
(三)基础设施供应不足以及严重老化,影响市民生活质量,阻碍创城活动的开展。随着x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力度还远远不够,城区基础设施仍存在不健全、不配套的现象,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最突出的表现:
一是停车设施供给不足。x中心城区中小型机动车x万辆。现有公共停车场x个,停车泊位x个,算上专用停车场,总停车位应在x万左右,中心城区机动车公共停车位缺口x万个。“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制约着创城推进的效率。
二是现有的农贸市场、菜市场建设滞后,容量不足。城区x个农贸市场脏乱已有改观,但看起来仍然混乱,无分类经营,如南门菜市场本来容量有限,早点摊位还占有一部分,所以流动摊点、马路市场现象随时随处可见;城市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基础设施数量不足且布局不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