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综述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视察xx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彻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引导各族群众树牢“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进“五个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凝聚起各族群众建设美丽新xx、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从xx高峰到xx之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丽新xx的力量正在不断集结、汇聚。
一、“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xxxx年自治区成立之初,数以万计的知识分子、技术人员、产业工人从五湖四海奔赴xx,从零开始,建起第一所高校、第一家医院、第一个剧院。
时光前行不舍昼夜,连结起过去和未来,镌刻着团结奋斗的足迹。
现代化的移民小镇——xx镇,因热播剧《山海情》而家喻户晓。然而就在xx年前,这里是“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粒跑”的亘古荒滩。那时的xx地区,崎岖的山路、破旧的土房、贫瘠的土地千百年来压在农民身上的“贫困大山”,让人无法喘息。搬到xx,成为绝望中的一丝希望。
总书记对xx各族群众充满感情,亲自谋划、亲自推动,指引xx两省区的群众风雨同舟,展开了一场携手战贫困、共同奔小康的生动实践,xx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xx倍。
从xx协作到定点帮扶,一批大型企业跨越地域和时空,倾情帮助同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xx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走出了一条先富带后富、东部援西部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xx水甜、共产党亲、总书记好”成为xx各族群众最深情的共鸣。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经济增速连续x个季度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母亲河日益健康,贺兰山重焕生机,建设xx山实验室、贺兰山实验室、xx高等研究院。
全区上下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同村庄共小组、同社区共单元、同学校共班级、同车间共班组,大家吃在一起、干在一起,把过去很多“不可能”“办不到”变成“一定行”“干得好”;紧扣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颜值生态、高品质生活、高标准党建和高共情团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构建“六新六特六优+N”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前瞻眼光、务实举措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建设共富共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打牢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