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责任担当维护清水河道
xx镇总面积77.5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8万人,辖19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有记载历史1600余年。自古以来,xx属典型江南鱼米之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xx镇现有河道水系环境已日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在党委政府已十分重视,职能部门已十分努力,但总体情况仍不能实现根本性好转的形势下,如何改变思路,实施河道综合整治,从今年年初起,政协工委积极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现状和已开展的相关工作
《xx镇总体规划(xx—2030)》中指出,城镇居民人口剧增,预计到xx年,城镇人口约22.6万,2030年将达28.4万。因人口集聚,同时因城镇建设发展,各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断头浜、箱涵暗河日渐增多,这一趋势短期内可预见不会改变,导致现有河道水系蓄洪、泄洪、排涝能力不足和因水体流动较弱等因素引起水质富营养化(黒臭)。如不当机立断,标本兼治,水治理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
面对压力,xx镇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作为。一是注重推进综合治理工作。建成污水处理厂5家,完成生活污水主、支管网建设约260公里。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创建102个排水达标区。二是注重提升圩区防洪能力。全镇共分常锡、万张、港东、港西、洛西、石塘湾及洛东万亩7个联圩,承载京杭运河、锡澄运河、锡溧运河等主要河道防汛压力,现各联圩堤岸高度基本达到6.0~6.5米。三是深化“河长制”工作。对全镇20条区级河道和175条村级河道实施了镇、村两级管理全覆盖。
二、总体思路和政策依据
今年以来,镇工委与镇环保分局、水利站一起多次对全镇河道现状开展走访调研。结合今年汛期情况,仔细分析研究后认为,采取点面结合,分步实施,通过实施河道改道、增加排涝流量、新建改建分水闸等方法进行水系调整,配合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增加污水管网覆盖面、提升污水管网的运营质量等手段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是解决抗洪防汛以及水质提升问题,支持xx镇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有效举措。其政策依据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xx—xx年)的通知》和《关于印发xx区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指出,要“遵循控源截污优先的原则,根据断面水质目标和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制定河道综合整治方案,开展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并组织实施”。为此,镇工委于9月初向镇党委、政府提出分步实施,以点带面的建议,先对涵盖主镇区在内的洛东万亩联圩进行重点整治。该建议得到了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可行性论证、相关河道清淤、疏浚、闸站改造、护岸整治等系列工程随即启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