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渔业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05-13 322

一、基本情况

XXX

二、工作开展情况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自xx年1月1日零时起全面实施10年禁渔(禁止娱乐性垂钓除外的一切捕捞行为)。去年以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安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促进渔业与资源保护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禁捕退捕工作扎实有效。县政府相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长江“十年禁渔”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组建工作专班,强化统筹协调,细化政策措施,层层压实责任,推进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一是退捕渔民生计水平不断改善。经过逐船逐户建档立卡,核定退捕渔船196艘、渔民385人。财政累计落实渔民安置保障资金2117.6万元。扎实开展退捕渔民就业帮扶“暖心行动”,通过网络平台推送岗位信息、开展2场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开展技能培训252人次。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349名退捕渔民全部实现转产就业,符合社保条件的385人全部落实社会保障。二是禁捕效果初步显现。去年以来,“绝户网”、电鱼、毒鱼、炸鱼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捕捞活动和涉嫌犯罪活动有了明显下降。全县江河流域水质良好,岷江、马边河鱼类明显增多,沿江沿河休闲垂钓人员年年增多,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趋势逐步显现。

 

(二)渔业资源保护得到加强。严格落实禁渔期制度,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在全县天然水域全面禁捕禁钓。积极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去年以来,全县开展集中增殖放流活动2次,投放胭脂鱼、厚颌鲂、大鲵、裂腹鱼、倒刺鲃、四大家鱼等13种鱼类共计29.1万尾。为了有效保护鱼类资源,达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要求,岷江xx航电枢纽工程在工程建设中,投资2亿元建成宽4米、深2.5米,全长1.85公里的西南规模最大的仿生态鱼道,供鱼类迁徙。同时,配套建设了占地近100亩的鱼类增殖放流站,人工繁殖培育胭脂鱼、长薄鳅、白甲鱼、岩原鲤、华鲮、厚颌鲂、黑尾近红、中华倒刺、鳙、黄颡鱼、青鱼等岷江稀特有鱼类,总放流规模130.1万尾/年,有效补充岷江流域水生资源。同时,督促坛罐窑电站落实库区鱼类栖息地建设。积极争取资金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评估,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融。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县渔业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443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