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2024-04-07 252

党课讲稿: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这是党中央立足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顺应食物消费结构新变化,对贯彻落实稳产保供提出的新要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是对粮食安全、食物安全内涵外延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升食物供给韧性指明了方向。

一、深刻认识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部署,使得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大农业观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农业观的重要着力点在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更好地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升级需求。一方面,大农业观区别于依赖耕地资源生产食物的传统农业,要求统筹考虑整个国土资源,充分挖掘资源禀赋优势,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另一方面,大农业观不再局限于单一、平面的农业生产过程,而是强调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升级、产业协同等手段,构建立体、循环的农业产业链,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大食物观从转变消费结构发力,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大食物观以完善膳食营养指南为基础,引导居民树立科学的食物消费理念,形成兼具营养、健康与节约理念的食物消费结构。一方面,大食物观强调在满足主粮消费的基础上,提高膳食质量和营养健康水平,推动国民膳食结构从“有的吃、吃得饱”向“吃得多样、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吃得绿色”转变。另一方面,大食物观强调加快编制适合国民体质的食物消费指南,科学培养居民营养健康食物消费观念,引导居民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138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