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2024-02-28 266

同志们:

习近平文化思想于2023年10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和准确地探究其思想渊源、理论创新和独特贡献,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深入推动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渊源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立场和方法看待文化建设问题,关于文化方面的认识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揭示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习近平在此基础上创造性提出文化的力量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角度论述了文化所蕴含的宏伟力量,阐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实践是丰富文化的根本途径。在马克思看来“无论作为广义还是狭义的文化,其内在本质都是人的创造性的实践劳动”。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深扎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其精髓中提取出文化是人民群众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结的科学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人民群众的劳动中所创造,为人民群众所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要“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足“人的解放”,阐述文化发展的未来指向。恩格斯认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直到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最终目标。人们将能够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满足,创造出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实践和观念的总和,它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积累的、具有独特特征和价值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体系。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理想和奋斗、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情感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又要结合时代要求,“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提高,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化资源。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工作经验的坚持和发展。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尽管不同历史阶段文化思想的具体内涵和着重方向有所不同,但其仍有着一以贯之的原则,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毛泽东早在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工作中就总结到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由工人、农民、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以及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这四种人组成,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解答了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强调文艺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江泽民指出:“理论武装也好,思想政治工作也好,道德教育也好,都不能脱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都不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胡锦涛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明确表明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站稳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精神文化建设工作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奋斗,把握好人民在精神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提出的实际要求,科学精准高效地让广大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提升文化获得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熟稔中国传统文化,在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经典理论时常用到中国成语、文学著作以及民间俗语,他强调“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邓小平根据改革开放不断变化发展的国情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小康”“大同”思想观念古为今用。江泽民指出“把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同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指出:“这85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5年。”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时代的敏感与文明的担当,提出“两个结合”重要论断,从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结合”走向现实与文明传统的“两个结合”,中国和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双向互动,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去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新境界。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766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