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党员关于调查研究研讨交流发言
2024-02-12 450

普通党员关于调查研究研讨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就调查研究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这为我们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我们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切实发挥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的基础性作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培养与群众换位思考的“共情共鸣”,真正做到情系百姓心贴心、服务群众零距离,主动“入圈”调研,画好美好生活“幸福圈”。结合近期主题教育学习,我有三点体会和同志们共勉:

一要“深度”入场,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离基层越近,离办法也就越近;离群众越近,做决策也就越实。调查研究是一种双向交流,只有在思想上有共鸣,在精神上有共振,才能真正融入到调研对象的场境里。党员干部要走出办公室,多走“地头”、多坐“炕头”,扔掉“望远镜”、拿起“放大镜”,实事求是听意见、察实情、看问题,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回应群众的真正关切。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堵点难点和基层群众急难愁盼,从呼声处“领题”、在关键处“破题”,多渠道、全方位了解群众诉求的根源,因人施策、对症下药,一题接着一题答、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诉求及时处理、矛盾及时化解、服务及时提供。

二要“共情”交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做群众工作,就要将心比心、换取真心。心系群众,就要落到为民造福上来,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把群众需求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选择。有效的调查研究是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上,多站在群众的立场去思考,亲身感受基层“人生百态”、“人情世故”、“风土人情”,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和教诲,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才能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好问题,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党员干部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工作方式,开展各项工作,真正沉下力、沉下身、沉下心了解群众的民生诉求,问需于民,确保最终选定的项目、推进的工作顺应群众期待、契合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

三要“多维”研判,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人民至上原则,把群众观点贯穿调查研究工作始终,深入挖掘群众需要,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着力解决群众诉求,提升群众满意度,最大限度维护和增进人民福祉,是提高调查研究科学性与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党员干部要紧盯群众的合理诉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操真心、真操心,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当甩手掌柜、不做二传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要以多维角度、多维对象、多维声音相互补充和印证丰富调查内容,深入研究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统筹分析手段,探索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在调研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作方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调查研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绷紧谋事成事之弦,把调查研究作为“必修课”常修常炼,注重在深度、温度、力度上下功夫,学会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不断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努力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普通党员关于调查研究研讨交流发言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637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