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推动调查研究走心走深走实
2024-01-02 399

深入调查研究,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依据。基层是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转化调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如何推动调查研究在基层走深走实,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深、实、细、准、效”五字要求,把调查研究当作“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掌握正确方法,提高针对性、实效性。

注重调研过程的科学性。充分掌握信息资源是科学决策、有效施策的前提,也是完整、准确、全面开展基层调研的立足点。首先要“广纳百音”,既要听基层党员干部说,又要听普通群众讲;既要听表扬话,又要听批评语;既要看“纸质版”材料,又要看“现场版”实效;既要掌握典型的“鲜花”,又要掌握整体的“绿化”。真正走进基层的田间地头、村庄农舍、犄角旮旯等地,多听“没有准备”的汇报与“街头巷尾”的讨论,绘出横向到边、条块结合的“全面影像”。其次要“广交朋友”,灵活运用座谈交流、蹲点调查、重点交流等多种方法,从不同对象、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获取信息资料。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打破条条框框,统筹方法路径,尽力避免“为了调研而调研”,坚决杜绝把基层调研当作“摆拍工程”。再次要“广辟路径”,坚持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手段,让信息“跑腿”、用数据“说话”,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提升基层调研的效能。

注重调研导向的针对性。基层调研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能“预设结论”,如果带着结果找原因、带着论点找论据、带着框架找案例,将会导致因果的错位和逻辑的颠倒,使调研变成了“认认真真走过场”。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堵点、热点和痛点问题,选择最典型的地方,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带着问题下基层、听真话、摸真情,既要做数据统计员、问题收集员,又要做原因分析师。其次要坚持目标导向,聚焦问题查原因、寻对策、找答案,注意把握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特殊与一般之间的关系,全面准确地了解事情的“表与里”、剖析问题的“根与源”、把握矛盾的“主与次”。再次要坚持结果导向,既做数据统计员、问题收集员,更做原因分析师,把握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特殊与一般之间的关系,去粗取精、点面结合,形成富有针对性、把握规律性的真知灼见,切实做到对策准、措施实,确保把准脉、开对方、治好病。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研讨发言:推动调查研究走心走深走实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322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