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系统中心组发言: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2023-12-25 353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深入分析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作出系统部署,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我市现代化的现实市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创新性提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统揽我市现代化建设全局,绘就了未来五年和“两步走”的发展蓝图。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从我市实际出发,立足我市全省经济大市和国家战略大后方的地位作用,对加快建设服务国家全局、体现我市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战略谋划,开启了我市由经济大市向现代化经济强市全面跃升的新征程。自然资源历来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要素,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物质条件,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能量来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要素的有力保障和支撑。新时代新征程,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将坚持以“总抓手”为引领,全面履行“两统一”职责,充分发挥综合职能作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协调保护与开发,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强化担当、主动谋划、持续发力,为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强市篇章贡献更多自然资源力量。

坚持胸怀“国之大者”,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粮食生产,根在耕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去年6月来川视察时指出,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今年7月来川视察时强调,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强良种和良田的配套,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指出,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全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我市“粮猪安天下”,是全省十三个粮食主产市之一、西部地区唯一的主产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格局中居于重要战略位置。《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我市耕地保护任务目标为754.5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目标为630.88万亩,这是我市耕地保护的底线。但是从“二调”到“三调”十年间,由于国土绿化、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我市耕地面积减少了2239万亩,耕地保护底线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长牙齿”的硬措施加强耕地保护,成功扭转了耕地减少的势头,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实现了耕地面积净增加,成绩喜人,实属不易。仓廪实,天下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统筹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耕地高质量保护,扛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全面推行田长制,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要全面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和“占补平衡”,积极推进流出耕地恢复补充,巩固耕地面积净增长的良好势头。要持续强化日常监管,从严从实开展督察执法,着力构建“不敢占、不能占、不想占”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夯基固本。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绘制国土空间规划蓝图,持续推动全市区域布局整体优化。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大的方面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首先要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设计好。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强调,促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强化重要节点支撑功能、补齐区域发展突出短板,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我市地域广阔、地理差异明显、历史文化丰富多彩,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五个区域经济板块,但是,各个区域经济板块自然资源禀赋差别极大,加之人文条件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国土空间都适宜搞城市建设、发展现代工商业。如何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确保足够的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是实现我市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战略问题。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多规合一”的实现路径、统一绘制空间底图、合理进行空间布局,构建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级、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为主体的“1+1+5”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两区三屏、一轴三带”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绘就了我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和利用“总蓝图”。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把国土空间规划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当前和未来的关系,既充分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为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空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要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统筹农业、生态、城镇空间,进一步优化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合理配置产业发展所需资源要素,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禀赋条件和发展基础差异,高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优势地区更好发展、生态功能区更好保护、欠发达地区加快追赶,促进协同共兴。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自然资源系统中心组发言: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221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