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工作培训讲稿: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
2023-12-24 325

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产生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核,将其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意义重大。对此,高校从实现线上线下一站式育人模式,构建互学互动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造向上向善一系列育人品牌着手,不断推进红色基因融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价值

1.红色基因是坚持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育人底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着总揽全局的作用。在“大思政”背景下,红色基因是坚持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育人底色。从载体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制度文献、革命著作等,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党的制度文献和老一辈革命家的著作,是革命历史文物的重要形式,承载红色文化记忆,延续红色基因血脉。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中,高校要利用好这些承载着红色基因的制度文献和红色著作,不断提升学生对党的历史认知与理解水平,坚定其形成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自觉。从物质层面来看,红色基因的物质形式,主要包括红色革命遗址、革命老区、革命纪念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等。高校将红色物质文化资源融入育人工作全过程,以史实为依托,结合实践教育形式,有助于拓宽育人形式,深化育人内涵。从精神层面来看,高校应积极挖掘红色基因的精神血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道德教化和榜样激励,进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红色基因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可以说,在“大思政”背景下,红色基因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动力。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红色基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内含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高校将红色基因融入“大思政”育人工作,坚持不懈在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好地引导大学生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成长力量。二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发挥红色基因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心系“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坚守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三是建设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当前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立足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对此,高校应牢记红色初心,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新需要新期待”,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教育支持。

3.红色基因是坚持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在“大思政”背景下,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育人工作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一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要“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赋予新的内涵,使之转化为激励人民群众进行伟大斗争的强大动力”。红色基因涵养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在潜移默化中厚植新时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二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基因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表达。新时代高校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工作,有利于激励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青春力量。三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红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一种传承,是厚植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因此,高校应组织大学生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发展史,掌握红色文化精华、传承红色基因,帮助其认清西方文化渗透的本质,增强文化价值认同。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校思政工作培训讲稿: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204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