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身指导、亲切关怀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高校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认真答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课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源源不断的栋梁之才。
着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构建面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格局,迫切需要高校加快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更加善用“大思政课”,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不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坚持铸魂强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把高校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时代命脉紧紧相连,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近年来,武汉大学着眼把办学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能力,全面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思享珞珈”大思政课体系建设、“求真珞珈”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等“珞珈”特色工程,着力培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情怀、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强化自主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高校要立足“两个大局”,在服务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寻求新突破,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敢为人先,加快构建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理念,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推进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革命,不断巩固本科教育教学主体地位,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秉持“强化基础、鼓励创新、拓宽口径、促进交叉”原则,健全“招生—就业—培养”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大中小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格局,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以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用好关键课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高校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内容为王,全方位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要从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坚持“开门办思政、打好组合拳”的基本理念,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程。
锻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