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党课讲稿: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3-12-20 318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七个着力点之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性结构中的支撑要素、基本内容。充分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意蕴是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路径,是全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维度。

变革性实践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四个角度总结成就。进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四个一系列”被表述为,“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并以之作为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路径。变革性实践进一步获得了方法、路径的含义,因其显示的方法论意蕴,切实成为一种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深入探究变革性实践的实践哲学意味,可以从时代性、创新性和总体性角度阐发其作为实践哲学新时代理论范畴的内涵。

首先,变革性实践是一种凸显时代性特征的实践范畴。实践活动从来都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离不开实践主体,马克思就是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以人的实践活动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根基。马克思1845年的稿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革命的实践”和恩格斯的稿本《马克思论费尔巴哈》中的“变革的实践”在论及环境与人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了主体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实践离不开实践活动主体,而主体都是历史性的存在,所以任何实践活动,包括变革性实践活动都具有时代性特征。变革性实践的时代性还体现为其变革性目标的专门性。每一种变革性实践都有自己的特定目标,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主要是从哲学层面实现世界观的变革,所以恩格斯才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新世界观的第一个文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应将变革性实践通过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综合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才指出“四个一系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其次,变革性实践是一种内蕴创新性的实践范畴。在中外语境中,变革一词都具有革新的含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创新精神,先秦《周易·杂卦》中就存在“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之说,后世将其引申为成语“革故鼎新”。据考,变革一词最早出自《礼记·大传》。《礼记·大传》提出,在社会治理中,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这些制度性的内容是可以革新的,而一些礼法内容如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则是不可革新的。在英文中,关于变革的多个英文单词如change、reformation、revolution、transformation等皆有改变、重新创立之意。仅就reformation的词义作进一步考察,它的拉丁文形式reformationem(主格reformatio)也具有重新形成的意味。从理论自身的特性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框架内,实践范式本身就是一种元批判理论,而批判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身就是既具有否定性又具有建设性意味的哲学范畴,是否定与否定、承继与创新的统一。在新时代语境下,变革性实践的创新意味更加鲜明,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设计,还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类型塑造,都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创新性实践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作出的创造性贡献。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党课讲稿: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167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