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提高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
2023-12-14 683

应急处突能力是领导干部应对风险挑战、有效化解危机的基础性、核心性能力,是各级领导干部重要的政治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我们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领导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是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我国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必修课。从应急管理全过程看,提高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高风险研判能力,准确识别评估风险

领导干部的风险研判能力,是指敏锐识别安全风险、动态掌握风险情况、精准把控风险规律的能力。潜在的风险演变成为现实的突发事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如果有效控制,就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风险研判是应急处突的基础性能力。

一要全面识别风险,提前预判风险。伴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风险的系统性、多样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各类风险耦合叠加、传导升级形成错综复杂的风险综合体。要识别风险,就要对不同来源、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风险进行全面检视。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既要端住“望远镜”,注重观大势,高度关注各种风险和不同领域风险间的连锁联动效应;又要架起“显微镜”,注重察细节,善于从征兆和苗头中发现隐含的重大风险,确定应急处突的“风险地图”,真正实现应急时能够做到“情况清、底数明”。

二要精准评估风险,预见风险走势。识别出风险到底有多严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评估,准确界定风险等级做好防范。各级领导干部要敏锐识别风险,应该定期开展常态化的风险形势分析研判,要通过大数据集中整合、分析,揭示各风险因素的相关关系,科学研判风险发展态势,预见风险走向。

二、提高应急准备能力,未雨绸缪做好防范

应急准备能力是针对频发危机或高危风险,提前采取的计划、组织、培训、演练、改进等行为,以提升安全风险承受水平的能力。应急准备是贯穿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各环节的基础性措施。没有充分的思想、人力、物力、制度、科技等应急准备,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处突工作。

一要充实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实用,是应急处突的基本保障。首先,要做好应急管理人员、救援队伍、专家组等各方面人力资源的充分储备。不断完善队伍学习、培训、演练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其次,动态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储备效能,构建集实物储备、合同储备、生产能力储备于一体,政府储备为主、民间储备协调互补的应急资源储备体系,做到关键时刻“备得有、找得到、调得快、用得好”。再次,要完善应急处突的各项基础设施,尤其是升级完善城市生命线系统、防灾设施系统、环境保护系统等城市治理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减少承灾体脆弱性,以支撑应急处突的速度和强度。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提高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108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