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
2023-12-07 38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自信进行了多方面论述,进一步明晰了文化自信在党和国家建设事业中、在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根本前提。 

1.厚植文化根基,中华文明沃土滋养文化自信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中华文明有着独特的历史脉络、浓厚的文化底蕴,其突出特性承载着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层而持久的驱动力。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从源远流长的历史来认识中国,必须在深刻认识自身历史传统、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不断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从来都不是故步自封的,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在创新吸收其他文明优点的基础上绵延发展。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要求我们应在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我国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体现了“尚一统、求大同”的理念,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血脉里的家国情怀,从根本上决定了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的共识,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征程上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始终保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不论是汉魏时期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抑或是明清及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中华文明都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能为中华文明所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可以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持合作、不搞对抗,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

2.立足伟大实践,在党的百年征程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034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