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这不单纯是对东北地区提出来的,对全国其他地区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科学把握现代化大农业的丰富内涵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打破小农经济的束缚,学术界就展开了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讨论。在国家政策层面,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最初主要是针对全国垦区提出来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垦区率先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大型农产品基地。9月8日在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进一步指出,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
从字义上看,现代化大农业是现代化与大农业的组合词,它是现代化农业与大农业有机结合的整体。现代化大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它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主攻方向。如果没有现代化大农业,就谈不上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总体上看,现代化大农业是一个动态的演进概念,其内涵丰富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现代化大农业本质上是现代化农业。早在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所谓现代化农业,就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武装农业,使之逐步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发展现代化农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其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