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
今年是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搭建了展现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舞台
文明具有天然的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文明多样性是客观存在,如果世界只有一种文明,文明的演进就会停止,人类的进步也会终结。从人类文明史上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曾创造了中华文明、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犹太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等多种文明。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这些文明吸收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逐渐形成了更加多样化的现代文明。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倡导、展现并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一带一路”倡议应有的逻辑理路,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倡议的10年发展历程,也是展现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过程。“一带一路”倡议并非封闭的小圈子,而是面向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的大家庭。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囊括了多国创造的不同文明,充分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开放姿态,顺应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客观规律。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同更多的国家开展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欢迎更多的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大家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要进一步加深对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摒弃文化霸权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不断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在交往中尊重彼此不同的文化习俗,携手打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百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