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大历史观
2023-10-13 229

党课讲稿:大历史观

中国人素来有重视历史的传统,善于从历史得失中汲取经验智慧。多次强调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就如何认识历史、怎样对待历史、何以发挥历史的作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历史观。

一、大历史观的提出

多次在重要场合阐述了他的大历史观,对历史的本质、规律、经验等做了科学客观的界定和阐释。大历史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内涵丰富、立意高远,为新时代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依据和根本遵循,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9月,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大历史的视野论述了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价值和意义。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次使用“大历史”概念,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指出:“大家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根本遵循,认真领会和正确把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多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来认识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深刻领会为什么基本路线要长期坚持。”这表明我们既要把握历史发展主流,又要关注历史格局演变,还要以大历史维度审视中国的发展。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讲话明确表示我们应该从时代潮流、历史趋势看待中国改革开放,要认识到变革和开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大历史观的内涵十分丰富。这种大历史观是在紧密联系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实践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历史观,是分析和研究历史问题的科学思维和方法,旨在将事物置于历史长河中加以审视,置于世界范围内进行考察,进而分析事物的历史状态、现实发展和未来趋势,从而力求对事物作出客观而深刻的分析。

二、大历史观的思维方式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大历史观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424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