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迅速开展洪涝灾害后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人民政府(办事处),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县直各企事业单位:
近期,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我县多地遭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环境普遍受到污染,灾后防病形势严峻。为严防灾后疫病发生,切断疾病传播途径,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结合自治区卫生村镇(复审)、卫生先进单位以及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国家卫生县工作,各乡镇(街道)、各单位立即开展灾后卫生清理、环境消杀等爱国卫生运动,确保洪灾之后无大疫发生,决定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灾后爱国卫生运动。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灾后爱国卫生运动工作重要意义
各单位务必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重视力度,迅速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有专人负责,全力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各单位充分认识洪涝灾害后,环境污染导致蚊、蝇等各种病媒生物大量孳生,饮水设施破坏,畜禽等动物尸体暴露等,会导致肠道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乙脑及人畜共患病等疫情的发生。因此,各单位要立足于抗大灾、防大疫,进一步提高对救灾过程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广泛深入地开展以救灾防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抓好淤泥污物清理、环境消毒消杀、饮用水水质监督检测、卫生防疫、食品安全等各项工作,全力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
二、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卫生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
各乡镇(街道)、单位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广泛开展洪灾后卫生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卫生防病意识,利用多种形式、各类媒体持续宣传应对洪涝灾害的群众自救互救和卫生防病知识。各乡镇(街道)、单位要充分利用爱国卫生组织网络,以简便易行的宣传方式,向群众宣传卫生防病知识,特别是环境卫生、饮用水源保护和消毒、食品卫生、人畜粪便处理和“四害”防制等知识,将灾后防病宣传资料分发到每个受灾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受灾群众每家每户,引导群众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品和溺亡的禽畜,严防“病从口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抗病能力。同时,县疾控中心组织专家深入灾区,采取培训、指导等方式,指导受灾区科学、规范、有序开展环境清理消毒。同时要防止过度消毒,造成新的环境危害。
三、积极发动群众,迅速开展灾后爱国卫生运动整治工作
各乡镇(街道)、各单位要迅速开展灾后爱国卫生运动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