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
时代之问
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系统回答了“四个之问”,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为世界各国推动实现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一、科学回答“中国之问”
近代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如何赶上时代、加快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这一“中国之问”,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求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开启现代化建设的长征路上,我们党一开始就保持着清醒头脑,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来源于对中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深邃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首次提出和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励每一位中国人为之奋斗,发出了新时代的最强音。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2023年2月,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从提出中国梦,到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国梦,再到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出命题、回答命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反映了我们党在理论上不断成熟和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足以证明这一理论是科学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制定了“三步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更高目标,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中国式现代化是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逐渐形成的既符合现代化一般规律又具有独特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