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办关于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调研报告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号召我们,要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为贯彻落实····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教育纪工委的统一安排,我校专门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组长的课题调研组,组织精干力量,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群众座谈,走访专家学者等形式,就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展开调查研究。现将初步形成的粗浅认识报告如下。
一、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内涵
权力一般指职责范围内的领导和支配力量,而特权则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指个人或集团把党和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私有化,并利用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为个人或集团谋取私利。“我们今天所反对的特权,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利”多次强调,“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特权思想是权力主体将公共权力私有化,并利用手中权力为已谋取私利的想法、欲望、打算等主观意图。特权现象是指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私有化,在政治、经济或其他方面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私利,并产生实质性效果的行为。一般而言,特权思想是产生特权现象的前提.特权现象是特权思想的必然结果。但二者并非完全一致,特权思想如果只是停留在主观层面,没有付诸行动,或限于转化行动的条件不足,特权思想一般不会产生特权现象。另外,有些特权现象也并非是权力主体主观思想的结果,而是外界因素使然。譬如有的人在当权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巧妙地给权贵安排特殊好处而产生的特权现象等
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产生的原因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内因维度看,权力主体的思想境界不高;从外因维度看,主要缘于封建残余、教育缺失、制度失范,监督缺位和惩处缺力等。
思想境界不高。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是人的思想出了问题。一方面权力主体把“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作为人生信条,缺乏对权力的正确认识,“他们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把自己的地位、影响和工作条件,看成是自己所谓既得利益,不是用这些职权和条件来为党、为人民更好地工作,而是用来为自己捞取不合理的、非法的私利。他们甚至把这些东西看成谁也碰不得、动不得的私有财产,想方设法地要去维护和扩大这种所谓既得利益。”另一方面,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反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意识不强,觉悟不高,存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甚至有些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总喜欢托人情、跑后门、找关系,助长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产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