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行而不辍追光不止.....................................1
2.砥砺奋进潜心教育.....................................4
3.以仁爱之心育智慧之苗.................................6
4.用满腔热情治半亩方塘................................10
5.润泽于心砥砺前行....................................12
6.学思践悟立德树人....................................14
7.教无定法学无止境....................................16
8.名师引领聚力前行....................................19
9.榜样如炬追光前行....................................23
行而不辍追光不止
八月盛夏,在充实中度过,短短一周的学习却让人回味无穷,惊叹的是各位专家娓娓道来的学术知识,惊叹的是各位教师丰富多彩的课堂实景,惊叹的是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在惊叹声中我的知识也装满行囊,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我就从以下几点谈谈我对参加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成为一汪活水:终身学习创新发展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地超越自己,完善自己。柯老师的《安塞腰鼓》让我看到了未来教师的发展方向,不局限于画面精美的ppt或者多么生动优美的语言,而是让学生在短短的一篇课文中,领会阅读的方法,不断地引导学生,形成思维大爆炸,而这样的高度,更是需要教师保持终身学习,保持时时处处学习和自省的能力,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不管是理论方面的知识还是实践方面的知识都要虚心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为自己注入源源不断地活水,教给学生更新的知识。
二、成为一盏明灯:关爱学生指引未来
贾利民校长提到教育改革策略: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放弃每一名学生,给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教授讲述的《分层作业设计的艺术》,提到我们的作业设计要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按照其所处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作业设计。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应当因材施教,应当用辩证客观长远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万次的说教,“长其善,救其失,扬其长,促其变”,多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化作一盏明灯,为他们指引未来的方向,走向人生道路的阶梯。
三、成为一面镜子:身正为范静待花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今中外的教育都深刻认识到为人师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教师就好像一面镜子,学生能在教师这一面镜子里看到成长中的自己,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生活的榜样、做人的的楷模,如果想要学生都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有正确的三观,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身正为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没有什么比师德的力量更加强大了,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镜子,助力学生的未来。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会不断学习与内化,希望在教学的迷茫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也希望在新的学期将理论变成实践,发挥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敲下去,干在实处,落在细处,做在深处,担育人使命,砥砺前行。
砥砺奋进潜心教育
秋意渐起,暑气未消,但是老师奋进的热情正劲,学习的步伐一直在路上。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组织下,在田校长的努力申请下,有幸参加了全市初中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作为今年的省招教师,本人也在这五天的培训中收获很多,学习了很多新思想和经验。
活动在洪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XX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兴胜发表了《学思践悟新课标立德树人启新程》的主题讲话,聚焦区域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立足核心素养,转变教学思路,助力新中考。然后听取了各位专家和名师的讲座和授课,受益匪浅。
名师教授传经验,如沐春风意正浓。一次一次的精彩讲座,一堂一堂的生动授课,让我对新中考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有了方向。让我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现总结如下:
一、教育工作者要牢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立足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不仅要培养知识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在第一堂讲座中,专家完美的向我们诠释了五育并举的真谛,也让我们看到了五育并举的魅力和效果,启发我们不断探索课改的突破口。立足德育,发展体育,鉴赏美育,发掘智育,创新劳育,诲人不倦,用多种方式助力学生成长。
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第二堂讲座中我学到教育改革新方向,传统的读背写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中考的要求,教师的思维必须转变,否则也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不是推行应试教育,而是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教学应该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为国家培养品学兼修的拔尖创新人才。以文化为底,增强文化底蕴,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赋能。
三、分层作业设计,强化分层设计,突出灵活性,增强学生的机动能力和思辨能力。作业是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媒介,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无法与每个学生面对面交流,但是批改作业则可以轻松做到这一点,所以作业的设计和批改至关重要。在江老师的讲话中我学会如何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尤其是对名著阅读的作业设计,从个性化通读到任务化精读再到专题化共读,层层递进,逐步深入。除此之外还有作业反馈,仅仅是作业形式多样远远不够,更应该注重作业的批改。不仅能拉进学生和老师的关系,鼓舞激励学生继续认真学习,还能及时纠错,养成有错必纠、有错必改的好习惯。
当然,学无止境,面对即将到来的全省统一命题,结合杨、柯两位专家的分析,感觉到使命重大,任重道远。通过专家们对试卷的分析,我对教学有了比较清晰的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刻不容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从此刻做起。而作为语文教师,阅读不是教学生如何去找答案,而是如何读懂文章,知晓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读懂了文章,答案又显得有多么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