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3-08-26 381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X月X日,中央文明办公布确定我县为20XX20XX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创建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历届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全体干部群众,吹响号角、尽锐出战,以“起点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奋力夺取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这是县委、县政府对新一轮三年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总体安排,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有关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要认清总体形势,进一步坚定创建信心决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县委县政府面向XX万X乡人民作出的一项庄严承诺,也是全县人民的共同追求和热切期盼,是一份使命,更是一份责任。X月X日,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例会审议通过《XX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XX20XX年工作规划》,再次强调了此项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县委县政府决心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全县上下重整行装再出发,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创建目标,把握总体安排,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创建中践行初心使命,在为人民服务的开卷考试中交出合格答卷,力争20XX年成功创建成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一)把握方式,对标新变化。中央文明前期组织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新版测评体系修订有关工作,据了解主要有以下一些重点变化:一是实地测评今年起采取不定期、多批次进行考核,采用“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开展考核测评,材料申报时间在实地测评后,删除了特色加分项目。二是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考核,考核权重由上届的29%增加到40%,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明风尚、五大创建等内容都有增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年平均分低于85分取消参评资格,占三年加权总分100分的12分。三是更加关注民生福祉,增加了相关指标,重点是社区、小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预估比值占整体测评体系的20%-40%,减少了一般性与民生指标关联度不高的指标。四是更加注重群众参与,对市民参与率考核指标上升为98%、群众满意度上升到95%。五是更加注重过程考核,新版体系的考核标准由原来的180条减少到142条,看似条数减少了,实则是进行了整合,原有测评指标基本保留,并新增内容要求,在表述上更精炼更笼统,这对我们如何把握考核标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我们从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去推进创建工作。六是原测评体系附特色加分指标,中央文明委将在新一届文明城市取消特色指标,要求各地不再提“多城同创”“多城联创”“双创”等口号。

(二)紧盯短板,坚决守底线。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针对提名城市列出了38项负面清单,其中“一票否决”情形共16项,涉及全县各方面工作,比如,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重大特大环境事件、被纳入国家禁毒委员会重点整治地区等等,都是直接取消参评资格或者是取消荣誉称号。其余21项为扣分项目,都是直接从总分中扣除,只要出现扣分,就可能被拉开十几甚至几十个名次,也相当于“一票否决”。这些项目,就是我们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各级各部门决不可麻痹大意赌运气,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监管做在日常,抓源头、抓苗头,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杜绝出行“一票否决”或扣分处罚,确保在负面清单上没有事,不出事。

(三)提振信心,奋力争上游。我省有全国文明城市X个,其中县级城市X个;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全省共有县级提名城市X个,分别是XX县、,其中有X个城市都是上一届的参评城市,他们基础设施条件好、创建经验丰富;XX、XX等虽然都是首次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但他们在城市基础、硬件投入等方面都有优势,所以本届创建竞争会非常激烈。从以往经验看,0.2分的差距就是一个名次,分数咬得非常紧。所以,要想创建成功,每一分都必须全力争取,每一次测评成绩都必须排在前列,优势不丢分、短板少失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倍努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创建主动权。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对标对表找准差距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778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