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在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中担当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18年5月18日至19日,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深刻领悟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内涵
生态文明思想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强调,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看,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留下根基,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强调,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中更加突出位置,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