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蕴
2023-08-07 433

党课讲稿: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所谓特色,是指反映的具体国情与民族特征。文化凸显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并烙印于每一个国民的血脉基因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蕴。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蕴进行理论剖析和科学阐释,有助于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伟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在于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其发展道路进程中每一个阶段都充满着掠夺与暴力,并指出这一文明内部矛盾具有不可调和性。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深刻批判中蕴含着对新的现代化模式的展望,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预见以及未来设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原理支撑和方向引领。

 

从理论特质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突破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形成的局限利益关系与“原子式个人”的社会发展形式,诞生于“集体的力量”,强调的是以共同富裕为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凸显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根本上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从社会性质、价值指向、建构逻辑等方面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方向、立场和基本原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与文化根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起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蕴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616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