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夯实党建基层谱写振兴新篇1
强化“3+”机制发展社区经济聚焦“三大”主题提升小区治理水平3
创新机制“聚活力”集体经济“谱新篇”5
着力三个聚焦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效7
夯实党建基层谱写振兴新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振兴乡村首先要补齐农村党建“短板”,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
*镇天兴桥村
一、聚焦产业振兴,突出示范引领。一是实施土地流转。对全镇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在农户的自愿基础上,通过租赁的方式,对6500余亩流转土地进行连片打造,成功招引业主天兴桥创新农业开发公司,打造天兴桥村文旅综合体。顺利举办“天兴桥有机踏青季3.8女神节”活动、全市区域文化旅游中心大会天兴桥点位,实现旅游收入超过50万元,公司年电商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二是争取政策资金。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道路建设、挂钩项目等重点领域,加强对上沟通衔接,争取项目资金。整合资金117万元成功打造灵宝宫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自筹资金25万元,实施永通桥村活动阵地修缮工程,对*社区、田家坝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亲民化、便民化”改造。在天兴桥村、灵宝宫村等修建产业道路6.3公里,争取粮油补贴20余万,开辟产业发展绿色通道。三是壮大集体经济。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强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天兴桥村集体与四川天兴桥创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天兴桥电商服务有限公司,以资金形式入股30万元,年保底收益8万元,2022年半年分红达5万元,集体经济增效明显。
二、聚焦人才振兴,坚持党管人才。一是强化干部队伍思想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强化干部队伍“宗旨意识”教育,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强化村级党组织生活,严明组织纪律,坚持“三会一课”,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二是加强农村后备干部培养。在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就业青年中筛选文化水平高、致富能力强的年轻党员作为农村后备干部,确保每个支部至少1名4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年轻干部。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村干部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人,“一对一”搞好传、帮、带,强化考核评议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依法选拔进入村级班子。三是举办村“两委班子”履职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年分批次开展镇村(社区)“两委”干部全覆盖培训150余人次,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
三、聚焦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三强化”。强化组织建设,政协机关支部、老干局机关支部与村支部结对共建,建立老党员工作室、和有事协商工作站;强化队伍建设,选派优秀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强化阵地建设,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依托“党建大院”、党史文化长廊、“微党校”等阵地加强各项教育活动。二是谱写新村治理“三部曲”。坚持把脉问诊找问题,全村实行常职干部和驻村干部包社包户,推动责任进一步落实。坚持支委会议定期会商机制。坚持多方会诊化顽疾工作机制。三是做好便民惠民“三服务”。建设开放式便民服务站,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务。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推行一体化老弱服务。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推行一盘棋发展服务。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强化“3+”机制发展社区经济聚焦“三大”主题提升小区治理水平
今年,*镇大田坝社区以发展社区集体经济、促进小区治理为重点任务,全力创建市级党建示范点。
一、健全组织领导,强化服务保障。一是建强组织领导机制。将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纳入镇党委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社区干部共同抓的联动机制。结合实际制定《*镇大田坝社区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人员,全力推动落实。二是建强协调联动机制。在镇党委统筹调度下,党建办、生态环境办、城乡建设办、民政所、财政所等联合大田坝社区,对示范创建工作实行每周一调度、半月一碰头、每月一联席,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凝聚强大合力确保周周有变化、月月有提升。三是建强群众评价机制。强化党建引领,深入推进乡镇+社区+小区+楼栋+党员“五级共治”模式,将工作落实到最小单元,创新开展“开门听意见、精准提服务”专项行动,针对提升社区治理服务能力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分类建立意见建议台账。
大田坝社区社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