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2023-03-21 425

乡村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乡村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存于乡土,具有很强的在地性。不同乡村区域所拥有的独特自然条件及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区域乡村迥异的自然人文风貌,也因此形成了其与众不同的乡村区域特色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涵盖乡村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物质层面,包括乡村的古街市集、祠堂寺庙、园林景观、文化遗址等;非物质层面,包括民俗风情、传统节庆、歌舞杂耍、手工艺术等。这些多姿多彩的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基础。

在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文化式微,逐渐与城市文化趋同,许多优秀乡村文化有逐渐衰落消亡的趋势,亟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而发展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让传统焕发新生,是保护优秀乡村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乡村文化产业概述

(一)概念界定

相较于城市文化产业,乡村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广阔的发展前景、较强的比较优势及区域竞争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就是将资源向产品和产业进行转化。皮影、编织、刺绣、农民画等民间艺术文化在乡村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显示了极高的经济价值,嵊州竹编之乡、龙泉宝剑瓷器文化基地、东阳木雕文化园等开创了中国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先河。

(二)产业类型

一是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利用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人文建筑景观和生活方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优秀乡村文化得到了重视、保护和传承。根据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模式可以分为民俗风情型、农场庄园型、景区依托型、度假休闲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现代农村展示型和旅游小城镇型7种。乡村文化旅游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在构建全产业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以农业为支点,着力壮大农产品加工,拓展餐饮、住宿及商贸业等三产业态,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值赋能,是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二是乡村文创产业。如果说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满足了消费者“看山看水看风景”“有吃有住有得买”的基础需求,那么乡村特色文创产业满足的就是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就是“实践体验”和“感受生活”。旅游产业解决了把游客“引进来”的问题,而文创产业则能够让游客将文化“带出去”。优质的文创产品、纪念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不仅可以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更能让乡村特色文化的深刻内涵烙印在游客心中。

二、XX市XX村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浙江省XX市柯城区XX村位于沟溪乡西部,全村共2.1平方公里,现居村民800余人。XX村农民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XX县文化馆开设了第一期业余美术创作学习班,村民成了首批24名学员。文化馆的美术干部免费指导农民们进行绘画创作,吸引了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学画的队伍。2003年,在沟溪乡文化站的牵头下,XX农民画协会正式成立,截至2022年,该协会会员已达326人。2005年,XX村农民文化中心大楼建成,为村民提供了书画创作展示、阅览图书的文化场所。2013年年末,余家祠堂修建完成,成为农民文艺表演的阵地、农民画的艺术展厅。2020年,中国(XX)乡村美术馆落成,成为乡村文化艺术中心,带动了当地乡村休闲游与研学产业的发展。目前,XX村以文化振兴促进产业振兴,不断延伸农民画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提升村庄经济效益。在农民画画作交易方面,XX村开发了自己的农民画线上交易平台,并与其他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出了农民画数字藏品,实现“艺术”变现,扩大XX村农民画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文创产品方面,村集体与万事利集团、中国美院等多方进行共创,设计了百余种农民画文创衍生品。村里设立XX竹编馆,展示竹编盒担、竹篮、竹帽等生活用品及竹编十二生肖、竹编字画等工艺品。竹编馆、农耕馆、乡贤馆、清廉馆、匠心坊等与农民画讲堂共同构成了“一堂多馆”的研学文化展示格局。在农旅融合的第三产业上,XX村以村企合作的方式开辟研学写生线路,打造露营旅游等项目,吸引游客前往消费,带动了农家乐体验和茶叶、柑橘等特色品牌农业的发展。

三、XX市XX村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困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乡村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438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