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3-03-10 272

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工作的调研报告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主要机制和重要组成部分,与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化“三不一体”建设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内部控制的提出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指明了方向。随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控制管理的指导意见》等制度相继出台,同时将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纳入了审计监督的职责范围,并且日益重视。

二、内部控制的主要涵义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二)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三)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工作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325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