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关切”之三·强信心
十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展望未来。一段段重要讲话振奋人心,让人民底气更足,干劲更大,也向世界传递出强大的中国信心。
凝聚必胜信心——“我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充满信心”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2013年3月17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灯光璀璨。站立在国徽下,面对全场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话语铿锵: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时的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阶段。
在这一重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人作出郑重承诺:小康路上,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为了兑现这份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花精力最多的事情”,也是每年全国两会上必讲的事情。
2014年全国两会,在贵州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讲起自己对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牵挂,要求共产党人“真正为他们办实事”;2015年全国两会,在广西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们算起脱贫细账、商议扶贫大计;2016年全国两会,在湖南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本方法在于精准”……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