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2023年教育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大格局抓教育,紧紧围绕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和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发展各类教育发展,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教育各项保障,奋力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为加快推进先行区和创新引领示范市“四个示范引领”贡献教育智慧和力量。
一、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水平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深化“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开展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学习培训。成立教育系统宣讲团,深入开展校园巡讲、网络巡礼和“学习二十大,教育在行动”活动,开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教育系统具体举措和学习成果,营造学习宣传的浓厚氛围,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牵头单位:党建科;责任单位:办公室、教科所,各县市区教育党工委,直属各学校党委、总支、支部)
2.全面强化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持续深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优化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进一步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实施党支部建设“强基”行动,开展市教育系统党建示范点和“样板党支部”创建工作,力争到年底党支部规范化率(一星级及以上)达90%以上,优良率(三星级及以上)达56%以上,“四星级”“五星级”提高至19%。建立XX市民办学校联合党委,着力提升民办学校党组织“双覆盖、全引领”工作质效。加大中小学校教师党员“双培养”力度,中小学校专任教师党员比例提高到30%。深化党建带团建队建,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引导和培养。(牵头单位:党建科,责任单位:团工委,各县市区教育党工委,直属各学校单位党委、总支、支部)
3.全面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实效。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究、分析研判,全面排查化解风险隐患,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严格规范学校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编写、选用、审核、使用和评价程序,确保教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完善教育系统对外宣传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和审批报备制度,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加强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高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能力,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牵头单位:党建科;责任单位:办公室、教育一科、师资培训中心,各县市区教育党工委,直属各学校单位党委、总支、支部)
4.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清单”,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压紧压实责任链条。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八条禁令”,深化教育领域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专项治理,扎实开展“强素质、强服务、强担当、强斗志”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持续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强化年轻党员干部、教职工的纪律教育,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环境和育人氛围。全力支持配合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纪检监察组开展监督执纪审查工作。(牵头单位:督查督办科;责任单位:党建科,各县市区教育党工委,直属各学校单位党委、总支、支部)
二、聚力培根铸魂,推动立德树人全面实施
5.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成立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组建3个大中小幼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设立20个示范课题项目,建设10个教育实践基地,组织评选优质思政课、学科思政课、主题班会课200节,典型案例(论文)100个(篇),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用活教学素材,邀请4名先进模范、6名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各上一堂思政课,组织学校党组织书记每学期上一堂思政课,持续擦亮“同上一堂思政课”工作品牌。深挖社会育人元素,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思政课堂搬到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牵头单位:党建科;责任单位:教科所、教育一科、教育二科,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各学校单位)
6.强化德育教育。发挥学校党组织作用,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把“五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意识教育、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贯穿始终。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推广力度,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青少年学生“夯基育苗”工程,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4所。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的节日”“奋斗的我最美的国”等主题活动和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文明城市、文明校园创建,选树新时代好少年30名。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全面落实《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用好社会育人资源,推动完善社会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净化社会育人环境,增强育人合力。(牵头单位:教育二科;责任单位:教育一科、党建科、团工委,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各学校)
7.强化身体素质教育。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落实体育家庭作业制度。深化体教融合,举办XX市第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XX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等体育竞赛活动。做好学生国防教育和军训工作。落实《XX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学生近视率下降0.5%以上,创建近视防控示范学校30所。推进体育评价改革和学生体质监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30%。(牵头单位:教育一科;责任单位:教科所,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