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调研报告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行政审批权是各级政府依法组织和管理公共事务的一项重要公权力,它的科学配置和正当行使,事关政府管理的有效性、廉洁性和合法性。因此,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不仅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行政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内容。XX区作为XX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试点,在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XX区行政审批改革情况
(一)成立行政审批机构,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深化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XX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各市、县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本级部门内部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成立专门行政审批机构,统一、集中实施本级行政审批。为加快深入推进XX市行政改革,以推动审批大精简、流程再造大整合、效率大提速为契机,积极探索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XX市编办批复成立XX市首个行政审批局—XX区行政审批局。
XX审批局与XX区政务服务中心合署办公,负责集中行使XX区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受理市级部门委托的相关行政审批权,负责XX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的管理和监督及XX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及相关工作。结合XX区实际,XX审批局将审批事项参照大行业类别分别设立规划与市政类、建设与经济类、环保与社会类3个审批科室,将原来分散在发改、规建、环保、市政等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及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行政职权事项归总到审批局统一办理;另设综合科和服务与监督管理科负责机关文电及监督投诉管理。同时,启用“XX市XX区人民政府行政审批专用章”,为XX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累了新经验,探索了新模式,走出了新路子。
(二)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
根据《XX市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依托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务求在简环节、优流程、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公共服务便民利民、办事依法依规、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开放共享,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创业更顺畅。
作为XX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试点,为了把XX区打造成为XX乃至XX省行政审批效率最高、办事成本最低、服务水平和投资环境最优的地方之一,XX审批局抓住流程环节、审批前置、材料审核等关键内容进行改革,将原来纵向型审批流程实行扁平化,大幅精简审核材料和审批环节。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搭建“一站式”审批平台,将规划、建设、发改、环保等办事窗口整合,实行并联审批、缺项审批等快速办理机制;实现“统一收件、分类审批、统一出件”的“一窗式”政务服务新模式。二是制定《XX市XX区内部行政审批流程管理办法》等内部制度,不断地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三是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积极推行预约办理、委托代办等服务,同时,工商窗口开启“全城通、就近办”登记制度改革。四是砍掉一批审批过程中的繁文缛节,提升服务效能。对于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和相关证照所需的申报材料,坚决砍掉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内部各审批科室能共享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证明材料。申报材料为本单位或本系统发放的证照或批准文书,只要求提供批准文件名称、文号、编码等信息供查询验证,不再提交证照或批准文书原件或复印件。通过申请人事前承诺,事后核查监管的方式,进一步减少由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五是设立咨询服务台和帮办区,全力保障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列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有利于自主创业和增加就业等事项办理,创新服务方式,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特事特办,主动服务,专人负责。
(三)主动公开行政审批信息,实行“阳光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