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本人2022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加强政治建设,切实做到“两个维护”。一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中心大局,有序有效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二是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带头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专题宣讲3次,着力抓实“先手部署、因企制宜、学用结合”三举措,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域按期开展专题学习和专题研讨XX余次,专题宣讲XX余场,有效筑牢广大党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根基。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化实践“XX”主题党日、“XX”政治生日、“XX”发展党员等创新机制,抓实组织生活制度规范落实、党组织班子队伍建设、发展党员等基础工作。定期开展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工作任务贯彻落实情况专项督查,每月下发基层党组织规范组织生活工作提示,督促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
(二)聚焦主责主业,围绕中心履职尽责。一是认真履行“第一责任”。紧密围绕党委(党工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召开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会议XX次,发挥“指挥棒”作用,对上加强工作对接,对下强化政策设计。建立以XX工商联、XX工信局、市场监管局、民政局等单位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消除非公领域“两个覆盖”空白点,推动党组织巩固优化提升。完善《中共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议事规则》等XX项制度。研究制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X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定期研究部署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主动融入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高质量发展大局。二是提高“两个覆盖”质量。持续开展“两个覆盖”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以“双强六好”为目标,以“五查五看”为抓手,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摸底排查,通过“单独组建”和“联合组建”两种方式,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实现“应建尽建”。指导XX食品公司、XX食品公司、XX食品公司等XX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建立党支部。对有XX名以上教职工的幼儿园、中小学校,商户数量超过XX的商圈市场、商务楼宇进行全方位排查摸底,纳入台账进行清单式管理。XX年,运营正常非公有制经济组织XX个,建立党组织XX个,涵盖非公企业XX家,党组织覆盖率XX%;运转正常的社会组织个,共建立党组织个,涵盖社会组织个,党组织覆盖率%。三是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明确级领导挂帮指导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每名党工委委员联系指导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聚焦“新型工业化大突破”,结合龙头民营企业党建示范点创建,召开年度龙头民营企业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定期深入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强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工业倍增行动”高质量走深走实,切实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培育成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聚焦重点难点,推动领域党建工作落地落实。一是狠抓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强化企业党员经常性教育,集中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示范培训班,切实提高企业抓党建工作能力,明确要求各基层党委(党工委)对所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开展全覆盖培训,累计培训余人次。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域倾斜,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名。二是强化典型引领,助推企业发展。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主线,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年共创建非公和社会组织领域五星级党支部个,创建比例达%,打造了等党建示范点,示范引领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三是创新选派办法,助力开创新局。进一步调整充实离退休党员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工作,在原选聘名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基础上,增聘离退休干部党建指导员至名,开展一对一党建工作指导,帮助在阵地建设、发展党员、规范组织生活等方面有针对性提出指导意见。累计帮助协企业调解决纠纷件,指导企业开展党建活动余次。四是强化经费支持,助力提质增效。将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离退休党建指导员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按照每月元标准逐月兑现,为离退休党建指导员工作提供保障,进一步激发“”非公党建工作的信心和热情。下拨元工作经费到三家公司党支部,助力基层党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有序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五是强化企业担当,切实提升百企联村成效。以解决就业为主攻方向,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积极与企业所在镇(街道)搭建企业与搬迁群众桥梁,引导搬迁群众多渠道就业,多门路致富,街道社区党支部与公司党支部联动发展,吸纳余名移民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就业。全力培塑企业文化,通过送学入企,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上党课,推动多家企业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岗”,开展“我为企业建言献策”“技能比武”“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四)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坚持把落实好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分内事、应尽职责,加强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领导和督促,积极带头落实责任。一是坚决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每半年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2021年度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点进行安排部署,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切实增强牢牢守好舆论阵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主动对接联系县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基地,积极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参观“风采”“廉政文化”“党纪法规”“警钟长鸣”“防微杜渐”5个板块内容,深刻汲取反面典型教训,做到三省其身,时刻筑牢思想防线。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促进形成工委书记跟工委委员谈心、工委委员与联系企业职工谈心的制度,并探索选取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党员和一线员工结成对子,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工作情况,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延伸。三是强化领域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县派党建指导员的“前哨”作用,联合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针对非公企业人员流动性强、部分党员亮身份主动意识不强、转组织关系积极性差的实际,开展“三找(找党组织、找党员、找入党积极分子)”专项排查行动,深入调查摸底,切实摸清各企业党组织党员情况,鼓励党员亮出身份,动员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所在企业党组织,切实增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