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法院将诉调对接与诉源治理结合,坚持“纠纷预防+联动解纷”的工作思路,以“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为载体,用好“三化”措施,加强前端治理、减少案件增量,构建具有边疆特色诉调对接新模式。2020年,**中院获评“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2022年1月至11月,全市法院诉前委派调解案件9341件,调解成功6027件,同比2020年分别增长13.33%、43.91%,新收案件32804件,同比下降5.50%;案件平均调解时长8天,较往年缩短4天,诉源治理成效明显。
一、完善“网格化”基础,筑牢纠纷化解“防护网”
一是创建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全市法院设立22个派出人民法庭、17个巡回法庭、15个诉调对接点、80个诉讼服务站、法官工作室,挂牌成立852个“一村一法官”联络站,形成“上下统筹、条块融合”解纷网络,实现司法服务与矛盾纠纷化解全覆盖。
二是打造边疆民族特色法治教育基地。全市法院因地制宜,开展法治教育基地建设。依托集骆越文化、边疆特点与法治元素为一体的**法治广场,通过面向法治广场的诉服中心外墙LE党显示屏滚动播放法治类宣传视频,打造**法治宣传“新地标”。在边境法庭建设7个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族文化+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功能的法治教育基地,如扶绥东门法庭建成“壮美扶绥”法治教育基地、凭祥夏石法庭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寓法于教,不断提高边疆群众法律意识、爱国意识。今年7月,**市中级人民法院“边疆民族地区多元解纷特色项目”获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二、注入“多元化”力量,增强纠纷化解“合心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法院基层矛盾调处经验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4979.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