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2022年度“省级食品安全达标市”自查报告
2022年,按照省、市安排部署,XX市在成功创建“XX省食品安全达标市”的基础上,继续强化监管、建立健全机制,提升工作标准,狠抓创建落实,确保达到“XX省食品安全示范市”标准。对照《XX省食品安全县(市、区)评价标准细则(2022年版)》,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食品安全状况持续良好
近年以来,我市未发生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和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群众对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高于80%,对创建工作知晓率高于85%,对创建工作支持率高于85%。
二、党政同责落实到位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印发了《关于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制订了市委常委会委员和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食品安全纳入市委常委会年度工作重点和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考核权重(不低于3%)。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食品安全工作职责,完善了食品安全联动工作机制,为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市委书记、市长和分管市长每年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调研,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每年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任务,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并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督查督办计划,定期开展督查督办。同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考核。市人大、市政协多次调研食品安全工作,加强监督和问题整改。
(二)监管体制机制完善。纵向构建了“市-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实施网格化监管,建立完善“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监管网络,层层落实监管职责。市乡两级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市级层面由市长任食安委主任,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由乡镇长(办事处主任)担任,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辖区内食品安全工作。乡镇(街道)食安办配备专职人员不少于5人从事食品安全工作。在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具有一定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的食品安全协管员,协助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相关工作,实现监管和协管的叠加效应,努力做到食品安全监管无缝隙全覆盖。
(三)经费保障有力。XX市将食品安全监管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2022年,食品环节的日常监管、专项检查、专项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食品抽检、创建宣传等经费及时足额拨付,为食品安全及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三、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