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的工作总结及目标规划
着力构建群众参与的平台和载体,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完善群众参与机制,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重在基层实践和制度建设层面,特别是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如何彰显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鼓舞民心,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一、创新群众参与机制
广泛动员城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着力搭建平行、互动、多样的公众参与平台和载体,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加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配套性政策体系,完善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保障和便利。推动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过程中引入“项目带动”和“体验激发”等流程,激发公众参与热情。挖掘并树立典型,对城乡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活动和社区治理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村(社区)讲堂、公益宣传、村(社区)历史与文化展示等多种方式,培养和提升城乡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群众参与能力。
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把握“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用互联网思维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建立健全网上群众工作问题发现机制、认领机制、分析研判机制、问题解决机制、回复反馈机制、安全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群众诉求集中受理、自动交办、分级督办、限时反馈、群众评价的工作流程。广开网络民意渠道,善用网络话题,扩大数据共享,线上线下结合,以集中发现、解决问题。将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感受度、满意度等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考量,作为检视基层实践成效的客观标准,在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规划编制、实施城市更新等过程中,努力让人民群众成为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加强融媒体建设,提升群众上网用网能力,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引领正能量,维护网络空间秩序。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社会治理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的工作总结及目标规划(群众人才参与、志愿服务发展)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351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