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上午,大家参观了XX育英学校、XX职业技术学院、旬阳职教中心等几所学校,看到了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效,特别是XX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和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成效,大家都有了耳目一新和充满信心的感觉。去年、今年的职业教育活动周,我们相继在石泉县、旬阳县召开职业教育座谈会、职业教育现场会议。以后每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时候,都要开一次这样的会议来研究职业教育。今年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和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发展职业教育,助推脱贫攻坚”。
刚才,听了两个县区政府分管教育负责同志、两名教育一线负责同志的发言,看了旬阳县职教中心制作的两个专题片,李黎同志在工作报告里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作了认真的总结回顾,并就怎样搞好下一步工作讲了非常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几个单位的发言,各有特色。比如旬阳县在三个方面做得好,第一是多年来,一贯重视,久久为功,打造出了全省一流的职教院校和基地(目前在县域内办学规模、特色办学、品牌专业建设上位列全省第二),这是来之不易的,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功成不必在我”,”久久为功”来抓这个事,这事一定能抓到一流。第二是旬阳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刚才我们在听介绍看展板的过程中都感到旬阳的资源整合是比较到位的,在资源整合中资源共享,在共享中各部门齐心协力,共享共建,旬阳职教基地200多亩,有4个省级精品专业,这是大家一起出资、出智、出人、出力才能办好的。第三是办好特色专业,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联系。旬阳职教的就业率,特别是汽修专业就业形势非常好,确实是把市场需求和我们的教育培训相结合,把自己的优势发挥了出来。这三方面值得大家学习和思考。XX区对如何破解招生难、统筹难、教师难提出了十一条措施,对其他县也是具有借鉴作用的。汉阴县以毕业生成才为目的来提升中职招生升学规模、支援地方经济发展做实短期技能培训、”2+5”扶志和扶智培训模式的做法也值得大家学习。紫阳县大力开展特色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落实”三包二免一补”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企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复制。XX育英学校新生入校的扶志教育、校企合作为我们探索出新路子。这次会议,我们这几个点都选的很好,刚才大家的发言也各有特色,希望参会同志都能高度重视这些典型经验的学习和交流。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助推脱贫攻坚的新形势。脱贫攻坚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十三五”规划中XX的重要目标任务就是要围绕脱贫攻坚这个核心任务来统筹推进各个方面工作。谈到教育扶贫,它是”八个一批”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学前教育的赢在起跑线,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是最能刀下见菜、立竿见影的一项脱贫攻坚举措。人们常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比给他两三万元钱要重要的多。如果我们能够认真研究并紧密结合市场用工搞技能培训,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培养一项技能,让他们成为高素质劳动者,这在脱贫攻坚上将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脱贫路径。所以我们应该把抓职业教育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而不是把职业教育仅仅看成普通教育的一个补充。
首先,要认清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机遇。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100周年,要求不断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要支持性文件,已经把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3月12日,新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讲:我们现在的教育不仅仅要培养爱迪生、爱因斯坦,还需要培养鲁班。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家转型时期一定要把工匠精神、工匠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我们要靠能工巧匠完成大国制造,光靠精英教育、大学普通教育肯定不行,所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必须协调发展,二者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千方百计让职业教育香起来、亮起来、忙起来、强起来、活起来、特起来,教育部长讲的这”六个起来”正是我们职业教育办学的方向。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方位的,在我们国家整个产业发展转型的时期既有”去产能”问题,也有劳动力转型问题,劳动力转型就是要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转型到职业教育发展上来。职业教育就是能够用比较少的资源,抓住这些人的特点,给他找一个适合他干一辈子,能发挥他特长的事。所以,大家一定要以人才的就业和成长为核心来转型发展,这个大家一定要明确。
其次,要坚信发展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我把全市的劳动力情况了解了一下,全市300万人口现有劳动力约200万,里面农村劳动力约160万,这说明农村劳动力占我们整个劳动力的80%,农村劳动力里常年在外务工的人是60万左右,占了38%。农民靠什么来建漂亮的房子呢?我在旬阳的扶贫联系点调研发现:农民收入有四个组成部分,打工收入是第一收入,经营性收入是第二收入,政策补助性收入是第三收入,最后才是财产收入。这个构成就决定了我们要把技能培训作为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好,这样才符合民之所需,政之所向。所以,刚刚跟大家分析我们劳动力状况,大家就应该把职教和劳务培训作为一个大事来抓。常州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的职教规模超过普教规模,职教占了52%,普教占48%。发达地区的今天就是我们奋斗的明天,常州现在的职教,在整个江苏省都是特色品牌和大品牌,常州职教与当地用工紧密结合,办什么产业就办什么职教,完全把产教结合起来,甚至校企联合来办,这是他们的主要特色。我们应该向人家学习。我讲这些就是让大家认识到我们和人家的差距,认清形势,坚定发展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刚才大家都讲了,我们职业教育有成效,但成效不突出,问题也比较明显。成效突出的地方,如: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筹资7.5个亿,把占地545亩的XX职教龙头XX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并通过五校北迁把学院管理运行机制真正整合起来了,下一步就是看怎么把它从硬件建设转移到软件提升和内涵式发展上来,使它能真正发挥龙头带动的作用,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成效。再者,我们还建起了一个框架,就是”一三五”架构,”一”是XX职业技术学院,这是我们全市职业教育的龙头;”三”就是XX区、旬阳、石泉这三个比较强的县级职教中心,我们要大力支持,把它们做大做强,把市县联动模式做起来;”五”是除了不到十万人口的镇坪和XX两个小县,其他的五个县都要把职业教育好好抓一下。这个思路、这个框架是很明晰的,是这么多年发展中,我们的第二个成效。第三就是我们已经有了一批精品专业,不管是石泉、旬阳,还是今天介绍的这几个学校,都有自己能够引以为豪、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名牌专业,这也是我们取得的成效。在职业教育重视不够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效,是来之不易的,要感谢我们这么多年在职教方面不断探索和实实在在做出贡献的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