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为党和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守正创新、团结奋斗、勇毅前行提供了最新教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历史和时代的宽广视野,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和实践推到了新的高度。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是党不断推进中国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经验结晶。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在推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按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部署要求,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更强大生机活力作出政协贡献、体现政协担当。
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民主的正确方向。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和重大政治责任,通过政协协商的制度实践,切实发挥好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履行好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的职责使命,使党的主张充分反映人民意愿,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推动治国理政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二要提高协商实效。协商是人民政协的主责主业,协商质量直接关系人民政协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发挥,必须把好协商的质量关。要坚持胸怀“国之大者”,瞄准党政工作要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精准选题、靶向发力。要注意营造协商氛围,培育协商文化,坚持广泛协商、平等协商、有序协商、真诚协商,做到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要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推动政协协商成为委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成为形成共识、深化共识、传播共识的过程,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