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
2022-05-23 892

区“十四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

前  言

2022年,按照《XX市“”时期妇女发展规划》的要求,区制定颁布了《区“”时期妇女发展规划(2021-2026年)》(以下简称“”妇女规划)。五年来,区将妇女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不断完善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政策机制,强化政府管理妇女事务的主体责任,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全社会的宣传动员,有力地推进了规划的实施。

“”妇女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实现。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度不断提高,女干部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妇女参与民主协商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妇女就业形势稳中趋好,妇女就业领域不断拓宽、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女性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高层次、高素质女性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妇女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障妇女权益的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妇女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人心,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随着区经济社会发展,妇女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城乡妇女发展不平衡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变;妇女和妇女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妇女健康保健服务机制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女性劳动者的各项权益需要进一步保障;针对弱势妇女的社会救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既制约着妇女发展,也影响着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目标的实现。

未来五年,发展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围绕建设首都西部生态屏障和西部综合服务区战略定位,将深入实施XX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城乡可持续发展方式,在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幸福的征程中,努力实现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与期待。这既为妇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XX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保障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XX市“十四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妇女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主线,不断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的目标任务,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促进男女两性和谐发展,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关注妇女切身利益需求,努力促进妇女在决策管理、经济参与、文化教育、身心健康、社会保障、法律保护、环境建设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2.平等协调原则。落实促进男女平等的政策法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促进两性和谐发展。

3.妇女参与原则。依法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的权利,尊重妇女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妇女在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二、总目标

到2026年,妇女发展的总目标是: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保障妇女充分享有各项权利,妇女参政水平不断提高,参与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受教育程度持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妇女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三、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一)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推进妇女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提高妇女平等参与决策和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1.主要目标

(1)各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中女性的比例逐步提高

——区级党代表中的女性比例达到35%以上;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女性比例均达到30%以上。确保区人大、区政协常委中的女性保持适当比例,并逐步提高。

——区委委员及候补委员、区纪委委员中,女委员的比例达到15%以上。

(2)各级领导班子中女性领导干部的比例不断提高

——处级领导干部中的女性比例保持一定数量并逐步提高;处级正职领导干部中女干部应保持一定数量。

——区党政工作部门要保证一半以上的领导班子配备有女干部。

——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应至少各配备1名女干部;乡镇(街道)党政正职中女性比例保持一定数量并逐步提高。

——国有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及管理层人员中的女性比例不断提高,女职工比较集中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中女干部的比例逐步增加。

(3)妇女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持续提升

——居民委员会成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50%;村民委员会成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30%以上,女村委会主任比例达到10%以上。

——妇女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渠道不断扩大,社区工作者中女性比例达到50%。

——妇女、妇女组织参与民主协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程度和水平不断提升。

2.策略措施

(1)完善促进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相关政策。落实区《关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培养选拔女干部的政策机制。

(2)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和公务员管理制度。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在公务员录用、培训、考核、奖励、交流、晋升等各环节上,确保女干部享有平等权利。

(3)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力度。落实相关法规政策中关于女干部培养选拔和配备的要求。加强统筹,拓宽视野和渠道,通过挂职锻炼、交流任职、轮岗等方式,推动女干部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担任职务。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女干部。合理确定后备干部队伍中女干部的比例。

(4)做好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中女性选拔任用工作。确保女职工平等参与企业决策与管理,各级工会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中女职工代表的比例应与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相适应。

(5)推进妇女参与基层民主和公共事务管理。落实区第十届、第十一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要求,妇女成员应当实行专职专选。加大农村女性参与基层民主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注重农村女干部、女党员的培养选拔,提高农村妇女的参与意识和综合素质。依据《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完善妇女参与社区服务与治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女性社区工作者的选任招录和教育培训。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为妇女参与社区服务与治理提供平台和机会。

(6)完善妇女、妇女组织参与民主协商机制建设。落实XX市和区关于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发挥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的作用,围绕妇女切身利益等问题开展民主协商,畅通妇女群众和妇女社会组织参与民主协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渠道,提升妇女、妇女社会组织参与民主协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程度和水平。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落实区《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妇女儿童和家庭服务的力度,提升妇女组织的社会服务能力。

(二)妇女与经济

保障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和参与经济发展,提升妇女参与经济发展的能力。

1.主要目标

(1)妇女平等参与经济活动和共享资源的权利和机会得到保障

——保障妇女平等享有劳动权利,消除就业歧视。女性占从业人员比例保持在40%以上。保障女性高校毕业生获得充分的就业机会。

——优化妇女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加大对残疾妇女就业技能培训,促进残疾妇女就业。

——技能劳动者中女性比例逐步提高。

(2)妇女自主创业的能力不断增强

——妇女创业能力不断提高,促进妇女创业带动就业。

——妇女创业领域、渠道不断拓宽。

——在XX冀协同发展中,推进区域妇女创业就业机制不断完善。

(3)女职工劳动保护不断加强

——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预防,降低女职工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完善劳动关系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机制。

——建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以上。

2.策略措施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确保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和有效服务。

(2)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除法律规定不适合女性的工种和岗位外,任何单位在录用人员时不得以性别或变相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性或提高女性录用标准,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或以其他方式变相限制女性结婚、生育。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的性别歧视行为。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十四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00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