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设备的后期管理分析论文
2022-05-21 883

地铁运营设备的后期管理分析论文

(论文来源于网络收集和网友分享,仅供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缓解城市交通的主要手段已经被许多大中型城市所采用,

关键词:地铁工程;运营管理,维护保养;评价指标

1概述

地铁的运营管理工作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车辆、轨道、通信信号、供电、空调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环境监控系统(BAS)、防灾报警系统(FAS)、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等多个设备系统。

维护保养(以下简称维保)工作是地铁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行的安全可靠程度。从安全性、经济性、风险性等角度出发,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物质、人力、信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优选维保模式。目前,城市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本文结合广州地铁实际维保模式,提出的维保理念和评价思路,可以为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的优选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

2维保理念

地铁运营设备管理维保模式研究的本质是探索运营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国内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中引入市场机制,以社会化手段进行设施的日常维护、集中维护和应急维修工作,追求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和最佳的配置模式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维保模式研究的基本理念可总结为如下“四化”。

(1)最优化:指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实现综合效益最优。任何维保模式的选择,都将以安全前提下的效益追求作为首要目标,这也是评价地铁运营管理成败的关键所在。

(2)市场化:指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政府应加以宏观指导,避免竞争无序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3)动态化:指最佳的维保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外部环境(政策、市场机制等)和内部因素(技术水平、管理体制等)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有规律可循,可以通过合理的预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探索不同阶段的最佳的运行模式。

(4)综合化:指不能仅仅依据单一的一条或两条地铁线路来决定维保模式,而应全面考虑整个地铁线网建成后的情况,从整体的地铁网络运营管理角度实现资源的综合优化,尽力避免各地铁运营线路间的资源配置严重不均。

根据技术要求、维护频率等因素的不同,地铁运营管理的维保工作可以分为如下3类。

(1)日常维护:指对一些设备的例行常规性质的检查维护。其技术要求低,频率高。

(2)集中维护: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维持设备良好状态,使其正常的运行。其技术要求一般,维护频率根据系统特性有一周(月、年)等。

(3)应急维修:指在设备出现故障、无法运作时,迅速组织维修队伍,保证设备在规定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其技术要求高,机动性强。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地铁运营设备的后期管理分析论文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82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