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生态之路让旅游增效加快推进弥泉国有林场转型发展
2022-04-19 471

走生态之路让旅游增效加快推进弥泉国有林场转型发展  

近年来,常宁市弥泉国有林场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省国有林场改革为契机,认真抓好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用开放理论、创新举措扎实推进改革后转型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林场基本概况  

常宁市弥泉国有林场地处常宁市西南部,属南岭山脉余脉。距常宁市城区35公里,距衡阳市85公里,距省道214线5公里,距岳临高速5公里,交通便利。林场经营总面积8.39万亩,其中国有林地面积7.22万亩,森林蓄积量16.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9%,是衡阳市第二大国有林场。  

1、林场的历史发展进程  

1958年3月,经湖南省林业厅批准,建立国营弥泉林场(1959年建立国营铜钟岭林场);1960年3月,由林场改为垦殖场;1961年11月,又由垦殖场改为林场;1973年,原国营铜钟岭林场搬至双河村;1980年,弥泉林场场部搬至立新村大湾亭子。  

1995年湖南省撤区并乡,常宁市将原国营弥泉林场和铜钟岭林场合并为湖南省常宁市弥泉国有林场,将原国营铜钟岭林场所辖的狮园、塔山、鳌头三村划归塔山瑶族乡管辖,同时设立常宁市弥泉乡人民政府,形成“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场乡合一”的管理体制。2007年12月,以林场为基础,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铜钟岭省级森林公园。2009年9月,国家林业局批复设立湖南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2015年7月,湖南省国有林场改革,撤销弥泉乡,确定弥泉国有林场为正科级公益性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护林管理、生产经营、计划财务、社会事务股5个股室,下设方家桥、周家排、铜钟岭三个营林管理区。同时剥离林场代管村、医院和学校的社会职能,将林场原代管的四个行政村划归塔山少数民族乡管理。  

2、林场的地貌、土壤及动植物资源  

林场境内有天堂山、铜钟脑、青山土老、狮子脑等十几座主要山峰,群峰起伏。其中最高峰天堂山,海拔1263.7米。林场地貌类型属中山地貌。弥泉属中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寒冷期短,垂直温差较大,雨水充沛,光照富裕等特点。林场成土母岩为板页岩和浅变质砂岩,少部分花岗岩。土壤湿润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成垂直带分布。土层厚度多在50cm以上,土壤呈酸性,PH值一般5.0-6.5。适宜杉木、楠竹、杜仲、楠木、银杏、茶叶等多种树木生长。  

林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境内有1379种野生植物。青山土老一带上千亩的原始次生林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堪称弥泉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天堂山连片几千亩的杜鹃花林已为外界知晓,吸引了上万游客前来观赏。境内已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4种,这些植物是南方红豆杉、花榈木、穗花杉、银钟花、青檀、银杏、罗汉松、香果树、金荞麦、金毛狗、八角莲、樟树、紫茎、黄连等。位于立新村南江园的古银杏有近500年的历史,位于立新村河垄里的花榈木树有400岁高龄,位于狮园村的南方红豆杉已经历800余年的沧桑岁月。野生动物有143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18种。另外,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名录的动物有24种,这些动物有花面狸、黄鼬、华南兔、穿山甲、红腹锦鸡、林麂、娃娃鱼等。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走生态之路让旅游增效加快推进弥泉国有林场转型发展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119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