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巩固脱贫成果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经过全区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目前,全区脱贫成果持续稳定,巩固脱贫成果的措施更加健全,帮扶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困难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尤其是针对农村社区的分散供养人员、贫困重度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以及重病重残等特困群体的常态化帮扶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尝试。二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筹与衔接不够。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期的政策亟待出台,涉农社区的乡村振兴和后续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查和研究,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科学谋划还不够成熟。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统筹安排。下一步,我区将深入贯彻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脱贫攻坚机制作用,努力做到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加强“两类户”监测帮扶。将防止返贫的关口前移,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持续进行动态监测,根据全区情况,对于收入下降到7000元以下的,重点关注教育或医疗刚性支出较大户、残疾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和收入来源不稳定户,及时将其纳入监测范围,因人因户施策,防止返贫。二是全力抓好困难群众稳岗就业。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困难群众务工能力,用好带贫企业帮扶、公益性岗位、政府购岗等方式,把贫困劳动力稳在企业、稳在岗位。三是深入开展消费扶贫。鼓励、引导带贫企业、困难群众、扶贫合作社严把产品质量关口,提升品牌意识,积极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性标志产品”认证,全面提高扶贫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四是保持帮扶资金投入稳定。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重点向产业扶贫项目、就业扶贫项目、消费扶贫项目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倾斜;同时,保持精准扶贫企业贷款政策稳定,确保带贫企业及时获取发展所需资金,推动扶贫产业做大做强。五是广泛开展社会扶贫。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针对性参与特困群体的帮扶工作。六是增强困难人口脱贫内生动力。加强技能培训和资金支持,重点提升困难群众持续增收、生产经营以及自力更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