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深化营商环境监督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营商环境建设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的专项监督工作。这既是一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动员会,更是一次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的誓师会。优化营商环境,事关**发展的全局与长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也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启动此次专项行动,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深化营商环境监督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近年来,全市上下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得到持续释放。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对表企业和群众的热切期盼,我市营商环境领域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新官不理旧账”、政策承诺不兑现等失信行为时有发生;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检查、逐利性罚款等问题,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经营;部分公职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足,存在“慵懒散、等靠要”的作风顽疾;更有甚者,将公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在项目审批、资金拨付、工程承揽等环节吃拿卡要、索贿受贿,与不法商人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污染了政治生态。
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源在于少数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法纪观淡薄。其背后隐藏的,是作风问题、腐败问题和责任问题交织的“风腐责”顽疾。这些行为,损害的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合法权益,更是整个**市的声誉和形象;侵蚀的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健康肌体,更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可以说,营商环境领域的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和作风建设的重大考验。
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态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如果不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实现大的突破,就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错失良机、落于人后。因此,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到,抓好营商环境监督,就是具体的政治监督,就是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向一切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亮剑,以监督的“硬举措”提升营商环境的“软实力”,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营商环境的明显好转、根本好转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二、聚焦核心目标,以精准有力的监督举措推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