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学习是锤炼党性、提升本领的“大熔炉”,是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的“加油站”,也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净化器”。通过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研读党章党规,聆听专题辅导,与同志们交流研讨,我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新的升华,党性观念得到了新的增强,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有了更加透彻地理解,对肩负的职责使命有了更加清醒地认识。此次党性分析,正是对党校学习成果的巩固深化,是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审视自我、剖析问题、明确方向的重要举措,更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永葆政治本色、忠诚履职尽责的内在要求。
一、主要体会和收获
(一)理论武装实现新深化,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一是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学习期间,我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结合起来,系统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对“两个结合”和“六个坚持”的科学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党的创新理论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通过深入学习,我的理论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识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更加自信。二是深刻把握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深刻阐明了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系统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通过专题学习和分组研讨,我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有了更全面、更系统地把握,特别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三是深刻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长期性和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我深刻认识到,理论学习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修身立业的根本遵循。
(二)政治能力实现新提高,对党忠诚更加自觉。一是政治站位进一步提升。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我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办事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本职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这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更是实践的检验、时代的要求,是新时代取得一切成就最根本的保证。二是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增强。党校学习中,我们重点学习了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研讨交流,我认识到,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事物的政治本质,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端倪,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做到不折不扣、雷厉风行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搞变通、不打折扣,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三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通过对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的再学习,我进一步强化了对纪律和规矩的敬畏之心,认识到必须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宗旨意识实现新强化,为民情怀更加深厚。一是深刻领悟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这为我们一切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党性最核心的体现。二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党校的专题讲座中,多位专家教授结合生动案例,深入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我深刻反思了自身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到必须时刻站稳群众立场,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是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在学习研讨中,我们聚焦如何更好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惠及群众,交流了各地各部门在为民服务方面的创新实践。这对我启发很大,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口号,更要体现在一件件具体的民生实事上,要不断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抓落实能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四)纪律规矩实现新严明,清正廉洁更加自觉。一是廉洁自律的底线意识进一步筑牢。党校专门设置了廉政教育课程,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典型案例,我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深刻认识到,腐败是党执政的最大威胁,必须警钟长鸣,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进一步端正。作为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通过学习,我更加坚定了正确的权力观,认识到权力是责任,不是私产;是服务,不是特权。必须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三是自我革命的自觉性进一步强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我深刻认识到,要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勇气,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先进典型,检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锤炼党性,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理论学习的系统性、深入性有待加强。一是存在学用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虽然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了系统学习,但有时满足于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在如何将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方面,思考不够深入,运用不够灵活。例如,在面对复杂矛盾和挑战时,未能第一时间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到破解之道,或者未能很好地将理论指导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导致工作有时缺乏前瞻性和创造性。二是理论学习存在碎片化倾向。日常工作中,忙于具体事务,往往挤占了系统深入学习理论的时间,有时更多地依靠会议传达、文件学习,缺乏原原本本、逐字逐句研读经典著作的定力,导致对一些理论问题的理解不够全面、不够透彻,容易停留在表面化、概念化层面。三是联系工作实际思考不够。在学习理论时,未能很好地与自身承担的职责、分管的工作紧密结合,有时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导致对一些深层次问题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和战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