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组织委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本次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安排,我结合组织委员的本职工作,围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交流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治国理政系列著作,特别是第五卷,系统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基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学习感受。
一、学深悟透,深刻感悟贯穿其中的人民立场与使命担当
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我最深的感触是,全书虽然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展开,但其思想脉络与前几卷一脉相承,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人民至上”。从第一卷开篇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第五卷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种深厚的人民情怀始终未变。书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郑重宣示,更是彰显了大党大国领袖至深至诚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乡镇组织委员,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我的体会尤为具体。组织工作的本质,就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下去,把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组织起来,共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第五卷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与我们XX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XX乡实践,就是要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乡人民。这就要求我们的组织工作必须聚焦于人、服务于人。我们选拔任用的干部,是不是真正心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我们发展的党员,是不是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中能带头、肯奉献的先锋模范?我们建设的基层党组织,是不是群众遇到困难时最想找、最信赖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些问题,是第五卷带给我的深刻思考,也是衡量组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尺。人民是力量的源泉,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通过建强组织、育好干部、聚拢人才,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XX乡发展、服务XX乡人民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