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党课讲稿(县委办公室)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支部组织这次专题学习,核心任务就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精髓要义。作为县委办公室的党员干部,我们身处决策服务、统筹协调、督促检查、保障运转的第一线,是县委的“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我们的理论学习深度、政策理解精度、贯彻执行力度,直接关系到县委决策的落地生根,关系到全县发展大局的顺利推进。因此,学好用好第五卷,对我们而言,不仅是重要的政治任务,更是提升履职能力的“必修课”和“基本功”。今天的党课,我不想讲空泛的理论,而是想结合县委办公室的工作实际,和同志们一同探讨,如何将这部光辉著作中的思想伟力,真正转化为推动XX县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
一、登高望远深刻把握第五卷的时代坐标与思想伟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收录了总书记在2022年5月至2024年12月期间的重要著作,共91篇,分为18个专题。这部著作,时间跨度特殊,内容极为丰富,思想极其深邃。学习它,首先要理解它“新”在哪里,“重”在何处。
首先,它是引领新征程的“思想灯塔”。这部著作开卷篇就是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XX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整本书的核心主题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它系统阐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说,第五卷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巨著,它鲜明体现了“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权威教材。对于我们县委办的同志来说,学深悟透这部著作,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确保我们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其次,它是指导新实践的“行动蓝图”。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第五卷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经济发展、政治法治、文化自信,到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再到国防军队、大国外交、港澳台工作,最后落脚到党的领导和党的自我革命,共18个专题,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科学体系。特别是书中关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与我们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县委办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它不是高悬的理论阁楼,而是手边的“工具箱”和“方法论”,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金钥匙”。
最后,它是饱含深情的“人民读本”。通读全书,“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分量最重。书中处处体现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赤子情怀,强调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这提醒我们,县委办的工作,无论办文、办会、办事,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我们起草的每一份文件,协调的每一个事项,督办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想一想,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能否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二、知行合一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大局的实际成效